114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那瑪夏地區及高雄原鄉永續發展計畫-主軸五
「114年USR全年度輔導地方創生及資訊發展企劃」
活動名稱 |
114年USR全年度輔導地方創生及資訊發展企劃 |
活動日期 |
114年01月01日(星期三) – 114年12月31日(星期三) |
活動時間 |
08:00-22:00 |
活動地點 |
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原鄉 |
活動參與對象 |
高醫大教職員生、合作產業夥伴 |
活動參與人數 |
高醫教職員生8人、合作產業夥伴9人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配合本校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承續第三期USR計畫112至113年度一系列的調查,將於114年度以螢火蟲、原生蜂與友善農業為方向進行地方創生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展螢火蟲自動取樣系統以及原生蜂箱自動監控系統,並發展自然農法耕種機制,種植蜜源與膠原植物,建立原生蜂適合生長之環境,並拓展樣區至高雄市原鄉及其他地區,在原鄉各地進行合適環境友善產業發展之調查,培育地方創生產業人才,鏈結上下游產業並推廣生態友善產品,建立加深加廣的在地環境友善產業鏈。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活動延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第三期成果,聚焦於高雄市原鄉地區的環境友善產業發展,透過「螢火蟲」、「原生蜂」與「友善農業」三大核心主軸,推動在地生態保育與產業創生。計畫特色包含科技結合生態的自動取樣與監控系統、自然農法導入蜜源與膠原植物的栽植實作、以及多點樣區調查與原鄉場域拓展,實踐永續農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目標,並結合在地人才培育與產品推廣,強化在地產業鏈與永續發展連結。 自112年至113年度起,團隊已完成一系列生態基礎調查,並建立螢火蟲與原生蜂監測樣區,於114年度將持續深化與擴大執行成果,包含: · 擴展螢火蟲自動取樣系統與原生蜂箱自動監控系統 · 導入自然農法技術並實地耕作蜜源植物與膠原植物 · 拓展樣區至高雄原鄉及其他潛力區域,進行環境友善產業資源盤點 · 結合在地青年與農民進行人才培育與產業鏈整合 · 推廣在地生產之生態友善產品,提升地方產值與可見度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在原鄉地區配合當地協會與在地青農發展原生蜂、螢火蟲地方創生,結合阿里山與旗山等種植養殖支援支援,配合崑山科技大學進行以應用物聯網促進觀光與農業為主的軟硬體開發,生物系師生會到當地進行合適之友善產業區域生態調查,調查內容包括: 1. 螢火蟲族群與環境調查(建立螢火蟲夜間發光即時影像及環境偵測系統)。 2. 原生蜂族群生態與傳統花粉類昆蟲調查、傳統原住民植物調查。 3. 農地作物及水域環境因子調查。 此調查將輔導在地進行蜂與農產品開發,定期取得蜂膠與蜂蜜產物以及作物進行分析。 (二)在大學端:由本計畫及合作團隊指導本系學生進行樣本蒐集的的標本,進行數據進一步的鑑定及分析,並且持續的蒐集 114–116 年度之資料。鑑定及分析分為三大類: 1. 無螫蜂及螢火蟲生態鏈中物種的鑑定與適應性分析(如形態無法鑑定則採分子法鑑定)。 2. 無螫蜂產物(蜂膠、蜂蜜)之成分與純度分析及生態友善農產品之品質成份分析。 3. 整合前三項目,進行物聯網數據資料庫及族群變動風險的模式分析,優化賞螢 APP 系統推廣在地生態觀光及其蜂、農產品開發與行銷。
|
四、 活動花絮: |
|
|
曲積山場勘 |
曲積山場勘 |
|
|
曲積山場勘 |
曲積山場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