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第一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分別以培育「具備迎向未來世界之健康照護能力」及「人工智慧新世代精準健康促進人才」為兩階段目標,將人本關懷、跨域創新、智慧健康三大元素貫穿其中,培養學生深化人本關懷思維、以人工智慧涵養暨專業人本雙跨域來呼應健康產業新趨勢。歷經五年的努力,本校輔以校務研究盤點重點成果,包含:(1) 完成程式設計課程之學士班學生比率自107學年度33%提升至111-1學期81.62%,且學生近2年參加「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均獲佳績;(2) 修讀跨領域學程之學士班學生比率自107年度12.7%提升至111年度32.3%;另自108學年度起非具國考資格學系入學新生均須於畢業前取得「雙證書(1畢業證書+1學程證書)」,平均每生取得的證書張數自107學年度1.28張,逐年微幅上升至110學年度1.71張;(3) 109年起推動「人本化教育與跨專業學習」,將人本化學習成功推展至全校20個學系及通識教育中心,建構69門人本化跨專業課程,並開發18件人本化臨床議題教案;(4) 師生團隊積極投入精準醫療與智慧生醫研發,至今共18組團隊獲「國家新創獎」肯定;(5) 各學院以精準健康促進為核心,應用數位擬真科技建構特色專業領域之數位教材並融入教學,不僅學生團隊履獲全國競賽佳績,本校更獲教育部核定「2022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健康福祉領域教學推動中心」,肩負培育具實務能力精準健康跨域人才之使命;(6) 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國考通過率自106年70%提升至111年80%。原民生休退學率則自108學年度14.13%逐年降低至110學年度9.83%;(7) 109年獲「高教深耕計畫-大專校院完善就學機制」績優獎,是唯一獲選績優的醫學大學;(8) 110年起首度發行之「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更分別獲2021、2022「台灣永續獎永續報告類-大學」金獎與銀獎肯定。
前述績效是全校師生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而成。然而,大學長久以來作為翻轉世代的重要推手,在面對疫後新常態及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時刻,我們也清楚意識到當前學校在培育人才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包含:(1) 數位科技加速教學模式與學習樣態轉型,學校的永續經營發展與危機處理備受挑戰;(2) 面對2030年台灣全齡健康願景之趨勢,本校如何持續於精準健康領域持續發揮影響力;(3) 全球永續發展意識抬頭,本校應重新省思自我在SDGs中的定位與價值。為此,我們以THE大學影響力排名分析自我在SDGs中的定位與優勢,分析結果顯示,本校近兩年以「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項目得分最高,分別於2021及2022年獲得全球第10名、全國第1名;全球第9名、全國第2名的佳績。據此,本校如何奠基於「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的卓越基礎,持續促進校園韌性成長,厚植學子應對未來健康產業數位轉型的能力及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行動力,進而為現代社會的進步賦能並擴散社會影響力,是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