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教學創新精進面向-核心議題五
《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倡議》
活動名稱 |
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倡議 |
|
活動日期 |
114年10月8日(星期三) |
|
活動時間 |
14:00~16:00 |
|
活動地點 |
本校濟世大樓406教室 |
|
活動參與對象 |
修習「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的課程學生 |
|
活動參與人數 |
57人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活動邀請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的主任,以社會福利機構的行動理念以及倡議內容為主題,傳授勵馨基金會過往的行動經驗,幫助學生了解並思考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工作如何影響社會政策與立法。使學生能過透過對婦女及兒少相關福利議題的認識,提升自身對於社工的倡議角色之理解,並對於議題的多元性與實作方法有更多的掌握。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講者從勵馨基金會早年參與救援雛妓運動,進而推動兒少保護立法與相關措施切入,向學生揭示成功的社會倡議與網絡合作能夠為社會造成的影響力,包括大眾觀念的改變。講師以自身服務的經驗說明倡議與服務並行的工作模式,並舉出勵馨現行正在執行的少女培力方案,帶領學生理解非安置收容的保護工作樣態,激發對於社會工作專業有更靈活的想像。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1) 質化指標 本次講座獲得同學高度評價,楊稚慧主任呈現了許多多元、富有創意的倡議策略及服務模式,讓學生看見社會如何因利益團體的推動及大眾的響應而改變,促使同學對社會權力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弱勢權益爭取進行反思,並思考如何將所學轉化為未來倡議行動的養份。機構在少女培力的方案介紹也在在對學生展示了服務對象潛在、可催化的韌性及自主能力,翻轉同學們對社會工作的固有觀念。透過本次講座,學生普遍表示對婦幼權益的關注度提升,也認識到不同種類的倡議途徑,對學期中後續將規劃進行的倡議活動有更多元的想法,並增加行動的使命感。 (2) 量化指標 1. 本次講座讓我對於勵馨基金會的業務項目更加了解。 非常同意:40.4%;同意:50.9%;尚可:7 %;不同意:1.8%;非常不同意:0% 2. 本次講座讓我更認識婦幼權益議題的實際情況。 非常同意:50.9%;同意:40.4%;尚可:8.8%;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3. 本次講座讓我更認識婦幼權益議題的重要性。 非常同意:54.4%;同意:42.1%;尚可:3.5 %;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4. 本次講座有助於提升我對於社會議題的敏感度。 非常同意:50.9%;同意:38.6%;尚可:10.5 %;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5. 本次講座有助於我了解社會倡議的意涵以及提升倡議行動的能力。 非常同意:50.9%;同意:35.1%;尚可:14 %;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6. 本次講座幫助我對於社會工作者專業領域有更多元的認識。 非常同意:50.9%;同意:40.4%;尚可:8.8 %;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7. 整體而言,我對本次講座感到滿意。 非常同意:54.4%;同意:40.4%;尚可:5.3 %;不同意:0%;非常不同意:0% |
||
四、 活動花絮: |
||
|
|
|
講者自我介紹 |
學生聽講 |
|
|
|
|
介紹機構多元的倡議活動 |
分享現行少女培力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