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那瑪夏地區及高雄原鄉永續發展計畫-主軸三
「109年原住民雲端科展培訓」
| 活動名稱 | 109年雲住民雲端科展培訓 | 
| 活動日期 | 109年03月15日-109年05月15日 | 
| 活動時間 | 0800-1200 | 
| 活動地點 | 那瑪夏區那瑪夏國中 | 
| 活動參與對象 | 本校師生、那瑪夏區那瑪夏國中 | 
| 活動參與人數 | 本校師生:4人/次、那瑪夏區那瑪夏國中:5人/次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計畫最初進入那瑪夏地區時,訪問當時時任那瑪夏區民生國小校長:打亥.伊斯南冠.犮拉菲校長,曾經這樣對我們說過:「山裡的孩子你講了再多他們可能都記不住,但你讓他實際動手摸過、看過,身體的記憶就會牢牢記住」。也因此,以實際動手操作與觀察,強化那瑪夏地區學生在對於家鄉的環境以及生態等探究的能力,並產生知識的循環為本計畫重要發展特色。本企劃將透過本校師生協助在地學生進行原住民雲端科展題目之發想以及過程之實作,以達成「延伸學校教育,形塑社區共學循環機制」之目標,讓科學文化素養能進一步由學童傳遞給部落中的耆老,讓青年與長老形成一鍊的循環。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在本年度的雲端科展展題選擇上,規劃有兩題,分別為「螢火蟲組」以及「水資源組」,將透過一系列的耆老訪談,以及帶入基礎科研的工具,包括有本校與崑山科大合作開發的螢火蟲環拍機以及簡易水質監測套組等,讓同學能學會簡單的科學儀器,以及學習如何整理一份科學報告,並形成數據化的分析及記錄,讓原住民部落耆老的精彩知識能延續下去。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整合大學端、當地國中端及在地耆老端之量能,期望此知識鏈的傳遞會使當地的生態知識鏈得以延續。 | |
四、 活動花絮:
|  |  | 
| 翁德才老師講解螢火蟲傳統故事。 | 韃虎老師講解水資源傳統故事。 | 
|  | 
 | 
| 學生至民生用水取水點進行採樣。 | 學生整理樣品中。 | 
|  | 
 | 
| 試著動手分析自己所採集的樣品。 | 製作參賽講解簡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