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課程整合物理治療學系、職能治療學系以及運動醫學系之教師專長,為此跨領域學習做一全面性課程規劃。本研習營邀請義肢矯具專家授課,透過小組討論及實作的方式,激發學員創新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實作研發新產品,培養具備多元化專長技能之學生,能與世界潮流接軌,成為優於他校畢業生之高階研發人才。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階段實體課程將邀請義肢矯具專家授課,預期使大學部學生能初步了解市售輔具之基礎實作方式及開發流程。
課程內容:
|
日期
|
時間
|
課程
總時數
|
內容大綱
|
講師
|
地點
|
|
08/05
(四)
|
08:30-08:45
|
|
報到
|
|
生技教育館
|
|
08:45-09:00
|
|
貴賓致詞及課程簡介
|
黃友利
呂怡靜
|
|
09:00-11:00
|
2
|
上肢輔具簡介
《初階研究人才培訓班》
|
陳鴻彬
|
|
11:00-12:00
|
1
|
肘下輔具簡介
|
陳鴻彬
|
|
12:00-13:00
|
|
午餐
|
|
|
13:00-17:00
|
4
|
上肢輔具之基礎實作課程
《初階研究人才培訓班》
|
陳鴻彬
|
|
日期
|
時間
|
課程
總時數
|
內容大綱
|
講師
|
地點
|
|
08/06
(五)
|
09:00-11:00
|
2
|
肘下輔具之設計原理
|
陳鴻彬
|
生技教育館
|
|
11:00-12:00
|
1
|
肘下義肢之研發原理
|
陳鴻彬
|
|
12:00-13:00
|
|
午餐
|
|
|
13:00-15:00
|
2
|
肘下義肢之進階實作課程
|
陳鴻彬
|
|
15:00-15:10
|
|
Break
|
|
|
15:10-16:10
|
1
|
成果發表
|
陳鴻彬
|
|
16:10-17:10
|
|
講評及頒獎、結業式
|
呂怡靜
陳健智
楊育昇
林槐庭
|
預期成效:
1. 學員能擁有評估、選擇、設計合適的上肢義肢矯具之知識實作能力。
2. 學員能擁有開發跨領域專案與團隊合作之能力與經驗。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 前測問卷,填答人數:16人
|
題項
|
平均分數
|
|
Q1
|
此課程與我的學業與專長直接相關
|
84.7
|
|
Q2
|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加提升
|
95.3
|
|
Q3
|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能培養第二專長能力
|
96.5
|
|
Q4
|
我是因為授課師資優良,才參加本研習營
|
93.0
|
|
Q5
|
我是因為目前學業/工作上的需求,才參加本研習營
|
80
|
|
Q6
|
我是因為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才參加研習營
|
97.6
|
|
Q7
|
我是因為有修習微學分的需求,才參加研習營
|
76.5
|
|
Q8
|
我是因為同學老師推薦,才參加研習營
|
88.2
|
|
Q9
|
我是因為暑假及課餘有空閒,才參加研習營
|
94.1
|
|
Q10
|
我是因為預期本課程對未來求學/工作將會有所助益,才參加的
|
95.3
|
|
Q11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具備相關知識資訊
|
67.1
|
|
Q12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接受過相關實作訓練
|
65.9
|
|
Q13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從事並具有充分的相關實務經驗
|
56.5
|
|
Q14
|
以我目前的專業能力,我認為已經足以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
44.7
|
|
Q15
|
在參與本研習營後,我期望能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
83.5
|
(二) 後測問卷,填答人數:16人
|
題項
|
平均分數
|
|
Q1
|
此課程與我的學業與專長直接相關
|
88.8
|
|
Q2
|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加提升
|
98.8
|
|
Q3
|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能培養第二專長能力
|
97.5
|
|
Q4
|
我是因為授課師資優良,才參加本研習營
|
100
|
|
Q5
|
我是因為目前學業/工作上的需求,才參加本研習營
|
95
|
|
Q6
|
我是因為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才參加研習營
|
100
|
|
Q7
|
我是因為有修習微學分的需求,才參加研習營
|
100
|
|
Q8
|
我是因為同學老師推薦,才參加研習營
|
100
|
|
Q9
|
我是因為暑假及課餘有空閒,才參加研習營
|
100
|
|
Q10
|
我是因為預期本課程對未來求學/工作將會有所助益,才參加的
|
97.5
|
|
Q11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具備相關知識資訊
|
100
|
|
Q12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接受過相關實作訓練
|
100
|
|
Q13
|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從事並具有充分的相關實務經驗
|
100
|
|
Q14
|
以我目前的專業能力,我認為已經足以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
98.8
|
(三) 學員意見回饋:
1. 此研習營對您最有幫助或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
(1) 第一次接觸,很有趣。對義肢矯具進一步認識。
(2) 講師清楚的講解&實作。
(3) 實作。
(4) 義肢穿著調整。
(5) 實作可用的輔具。
(6) 實作時,老師僅給予必要指導,有助學生自我學習。但仍可在需要時詢問老師。
2. 對個別或整體講師及課程安排之建議:
(1) 充實而且小班制,有問題可直接問老師。
3. 未來希望可增加的課程類型為:
(1) 膝上義肢、矯具設計。
(2) 肘上義肢或是有關節的設計的輔具。
4. 其它建議:
(1)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