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青銀攜手健康促進-旗津區銀髮及長照產業優化加值發展計畫」
活動名稱:旗津高齡服務實作
活動名稱 |
旗津高齡服務實作 |
||||||||||||||||||||||||||||||||||||||||||||||||||||||||||||||||||||||||||||||||||||||||||||||||||||||||||||||||||||||||||||||||
活動日期 |
112年4月7日、4月14日、5月15日、5月23日、5月29日 |
||||||||||||||||||||||||||||||||||||||||||||||||||||||||||||||||||||||||||||||||||||||||||||||||||||||||||||||||||||||||||||||||
活動時間 |
8:00~13:00 |
||||||||||||||||||||||||||||||||||||||||||||||||||||||||||||||||||||||||||||||||||||||||||||||||||||||||||||||||||||||||||||||||
活動地點 |
旗津醫院附設住宿長照機構、旗津多元照顧中心 |
||||||||||||||||||||||||||||||||||||||||||||||||||||||||||||||||||||||||||||||||||||||||||||||||||||||||||||||||||||||||||||||||
活動參與對象 |
高齡社會健康照顧學程師生 |
||||||||||||||||||||||||||||||||||||||||||||||||||||||||||||||||||||||||||||||||||||||||||||||||||||||||||||||||||||||||||||||||
活動參與人數 |
21人次 |
||||||||||||||||||||||||||||||||||||||||||||||||||||||||||||||||||||||||||||||||||||||||||||||||||||||||||||||||||||||||||||||||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實作教學重點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索、高齡工作實務議題探討,並著重在互動技巧訓練、案例研討與計畫書撰寫、強化特殊議題的深入認識與分析能力。本系列課程希望除了強化學生自我瞭解能力、增進學生對高齡社會健康照顧工作跨領域的瞭解,並培養學生基本的互動技巧,同時提升學生高齡工作的跨專業能力。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一)旗津多元照顧中心見、實習(4/7、4/14、5/23): 1.見習目標:透過實務參與,了解服務對象之特性及場域之基本運作等。 2.服務對象:失能者、失智者 3.收托人數:60人 4.主要服務:小規模多機能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喘息服務、青銀共創、藝術共融、創意高齡 5.服務宗旨:「從洋海駛向港灣,船隻終將靠岸」 2021年末以「亞望沙龍長期照顧」嶄新形象,持續紮根在地並向外拓展連結。將一路以來以循環經濟、設計翻轉的概念導入更多照顧場域中,持續將現有服務經驗帶到需要的地方,讓「照顧」不只是「照顧」,在這裡共同編織新的美好記憶,有尊嚴且優雅的老化。 6.服務特色:該中心是一個致力於提供全面性照護服務的機構,不僅關注使用者的身體狀況,更重視他們的心理和社交需求,實習生在這個中心見證了一個專業和有愛心的團隊如何照顧和支持使用者的生活,他們通過身心健康促進、康復治療、社交互動和社區參與等多種方式,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照護和支持。它和一般常見的日照中心不同處是,它的裝修帶有一種「時尚」、「兼具美感」的氛圍,木質調的空間色彩,即使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機構致力於讓長者能夠放鬆、自在的心。 7.團體服務方案:5/23旗望音樂舞起來 藉由「排笛」創造聲音,並讓旗津長輩聯想到旗津最常有的聲音—船鳴;透過《寶島曼波》歌詞,讓長輩們領略寶島之美,期待兩項活動能達到帶領長輩「遊山玩水」的效果。 活動流程
1.目的:從生命歷程理論、音樂社會學觀點出發,為住宿長照機構失能、失智長者設計音樂性團體活動。 2.目標: (1) 5/15為了解輕度、 中度失能的機構長輩對活動的參與意願。 (2) 5/15為了解機構長輩對活動參與程度。(不參與、較少參與、需要引導參與、主動參與) (3) 5/15了解機構長輩的互動能力。(不參加、較少互動、需要引導互動或主動互動) (4) 5/15了解機構長輩的情緒狀態。(不耐煩、無情緒反應、情緒開心、情緒雀躍) (5) 5/29了解機構長輩參與活動過程中專注力。(未能完全集中、能集中15分鐘、能集中超過15分鐘) (6) 5/29為了解機構長輩對生命經驗的認知能力。 3.團體服務方案:穿『樂』回憶-『銀』樂節奏 Ready Go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量化資料整理
根據上述量化指標,有100%的學生對本系列活動講者講授感到非常滿意;100%的學生非常滿意本系列實作活動對高齡服務的瞭解度;100%的學生非常滿意本系列實習活動對高齡社會關懷的瞭解度;83%的學生非常滿意本系列實作活動在音樂融入高齡服務的瞭解度。整體而言,100%的學生對本次活動感到滿意。順利完成2份高齡團體服務計畫書與成果報告,並從5次團體實作檢討會議,訓練與提升互動技巧。 (二)質化資料整理: 整體課程回饋: 1. 從老人社會工作到高齡社會健康照顧實習,可以感受到課堂設計的連貫性,很適合想更深入了解當前老人領域現況、並且有精進實務能力期待的學生。課程很重視學生的自發性,在開始階段會有很多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思考的茫然,但克服的過程中會學到很多一般理論課堂較難獲得的養分。 2. 授課老師會帶領學生實際進入實務工作現場,從高齡門診見習到設計並執行住宿型機構方案活動、日照中心及都會區社區據點參訪等等,在和機構、社區內居民或工作人員深入訪問、交流後,也能夠逐漸構築對未來高齡社會的理想藍圖,並從中探索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助人工作者,同時了解設計與實際執行會出現差異的必然性。 3. 過去一直對系上課程較少實務訓練感到遺憾,在這堂課中收穫滿滿,謝謝老師用心帶領並陪伴我們度過每個難關。不僅給予我許多鼓勵,也漸漸訓練出寫方案的實力,讓我運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活動設計與執行,這些無法在教科書領略的能力,能在本學期獲得練習,非常珍惜且開心。
4/7、4/14多元照顧中心見實習之感想與建議 1.如果我是年長者,會更樂意來到這個地方安享晚年。本次見習過程中,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機構中的失能、失智長輩,從中了解照顧服務員除了平時提供照護服務(含生理量測、飲食、如廁、身體清潔及午休等)外,在其有需求發生時,如何及時提供服務。接著,從旁稍微了解到活動之設計、帶領及記錄的重要性,如果想為機構中的長者提供適切的服務,具備規劃課程、使課程個別化、進行會議記錄等,將會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2.這次學習課程中,我們需要將構想化作現實,在如何展現旗津特色與讓高齡者也能樂在其中等實務議題上,花費不少心思,查閱各方文獻資料、詢問專家意見並參與相關課程外,也開了很多會議去細化流程,因此這次見習能夠讓我們在設計活動上有更多的啟發。除此之外,我也發現到維護照顧場域環境舒適的重要性,一個充滿「這裡都是老人」氣氛的場域,不僅是服務對象,連同工作人員的積極程度也會下降許多,而旗津亞望沙龍多元照顧中心將這樣的概念翻轉,讓場域也能很明亮、時尚,也讓「旗津」這個詞不再僅代表著觀光與落後,還有更多開創新模式等意涵在其中,如果我是從業人員,想必也會在這個地方有更多源源不絕的靈感,進行成果佈置時更能結合各界及自身能力去發揮,提供對象更好的服務品質。 3.這次參與見習不僅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這個場域的服務對象、工作型態,也更加了解一個日照中心之於整個社區在地連結的重要性。我們將於四月底和各界合作舉辦「第一屆旗津長照島盃旗津區長照島盃銀髮趣味競賽暨社區家庭日」,正在積極尋找活動相關的靈感,這次的見習提供我們很多的幫助。在學校階段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相關的知識及理論,也參與過大大小小的講座課程,甚至也有進入社區嘗試進行社區工作實務等,上學期也在課程中進行方案設計與規劃,但以上種種皆是紙上談兵,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的角色仍是旁觀者、執行者,並沒有實務上的「規劃設計—執行方案—評估成果」這一流程,因此在協同團隊合作活動設計、引導服務對象、尋找並訓練適合的人力資源這個部分顯得十分薄弱。而這次見習讓我理解到,想要設計出適合服務對象的方案,必須將腳落到實地上,去聆聽這些人的聲音,感受他們的文化,發掘他們的需求。我們原本就像原本一直往上漂浮的氣球,此時此刻必須將自己的線和整個社區的土地繫緊,連結每個里、每個據點、每個居民與工作單位,去找到共同的目標並努力,而不是沈浸在各種理論中,試圖套用在每個「高齡者」身上。 4.之前參與的高醫志工隊經驗中,我認知到並不是每個「老人家」都要用輪轉的台語進行對話,我們的土地上不僅有福佬話為主的人,還有客家人、不同文化的原住民、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的榮民,甚至在不遠的未來還會有擁有截然不同生長經驗的新住民。顯然地,這不僅展現出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質,同時也會是很大的挑戰。要如何個別化每個區域的服務?又要如何結合現實考量去和其他不同認知的單位合作?以及如何在合作體系中精準地找到我們身為社會工作者的定位?在短暫的見習時數中,我仍然無法完全解開這些疑惑,甚至產生更多的提問,但在一次次見習、討論 的過程中,我從原本的盲人摸象,到現在看到一絲絲輪廓;從無法理解、一昧跟隨他人設計的方案去行動,到嘗試提出自己的想法並實踐。也許過程很緩慢,但我確實地感受到自己的眼界正在被開拓,不僅更加了解長期照顧領域的多樣性與可能性,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社會工作者,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夠像老師一樣引領他人前進、開創,對整個社會有用的人。 5.見習的經歷非常寶貴,在這裡我學到了專業團隊的照護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體會到了對使用者的尊重、關懷和多元照顧的重要性,這裡的團隊成員們以他們的專業和熱情為使用者提供了最好的照護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懷,我相信這樣的照護機構能夠為需要照顧和支持的人群帶來真正的幫助和改變,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我將努力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應用到實務中,繼續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支持和照顧。
5/23多元照顧中心實作體驗之感想與建議: 1. 總結來說,我認為此次活動經驗所帶給我最大的感受,除了我自己自信心的改變之後,還有是設計活動的部分了!在實際帶過活動才發現,原來活動設計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並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需要評估現實情況,參與者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做了這活動之後對他們有什麼幫助、活動實施的場所限制、活動的可行性等等。 2. 此次活動不只是讓我對於未來的社工職場有了更實際的想像,稍稍了解到了我未來會幹些什麼,更是隨著活動的落幕,我認為我對於自己的自信心也跟著提升了。活動當天,照服員老師們也很積極地協助活動進行,體驗到師生與機構間的團隊合作。首次跳脫校園與機構合作舉辦活動,不僅加深團隊合作精神與經驗,更讓我學習到身處不同場域、面對多元對象時的應變方式。 3. 每次關係建立的嘗試,皆是一段故事的開始,很開心我與夥伴們都有積極與長輩互動,並協助製作排笛,使活動參與率達到九成。經過這門課學習到很多實務界如何規劃、執行,相關的從業人員又是用甚麼觀點及處遇面對服務對象,收穫良多!同時在實踐自己設計的方案時,也發現很多需要進一步學習的地方,同時了解到在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服務對象的特性。除此之外,也藉由跨領域學習加入「音樂」元素,了解如何提升方案內容的豐富度與創意,也以不同的角度看老人領域,使我更可以站在長輩的角度思考方案該如何設計。
5/15、5/29住宿長照機構實作體驗之感想與建議: 1. 第一次進入住宿型長照機構,原本對於住宿型的想像是「服務對象幾乎都是臥床」、「少數的人可以『坐輪椅』行動」、「他們可能都有插鼻胃管,所以可能沒辦法很好的表達」、「功能弱到連手要抬起來都沒辦法」,狀況非常差的那一種,或是「看起來應該要病懨懨、沒精神的樣子」、「機構內部應該氣味混雜、黑黑暗暗的感覺」、「工作人員應該大多都是護理師(要協助長輩並監測他們的生理數值)」……種種的想像讓我對於住宿型長照機構並不是很感興趣。直到今天第一次來到旗津這間新開的機構,或許是因為才剛開幕不久,整體的環境令我大吃一驚,寬敞的空間搭配大片的玻璃窗,外面就是旗津湛藍的大海,遠望就能看見燈塔,一踏進去機構也沒有異味,好感度立刻提升!在護理長與社工師親切的介紹下,我們看見許多貼心、巧妙的設計,讓我感受到真正用心要經營一間長照機構所考慮的面向非常多,加上這間住宿型長照機構就位於醫院的樓上,在感染管制這方面更要特別注意,但入住的單價也相對高,難怪整個機構的質感這麼好。除此之外,過去我一直認為住宿型機構就是專門給「長期慢性臥床照顧需求」的「長輩」,沒想到旗津醫院附設住宿長照機構也有提供「急性醫療出院後仍需護理照護者」,所以機構中的住民不是只有「老死在機構中」 與「快死才離開機構」兩個選擇,年輕人也可能入住住宿型長照機構之中,長輩若病情好轉也有可能好好地離開機構。 2. 過去聽到「旗津」的相關資訊,好像都聚焦在「獨居問題」、「旗津=被忽略的離島=老人島」,聽起來確實是需要社會福利積極介入的地區。然而,我們忘了旗津的特色是「海」,過去從事漁業相關職業的長輩不在少數,一樣的旗津,一樣也有階級差距,這麼漂亮又舒適 的機構,還是只有有錢人才可以住的起。我們在撰寫計劃書的過程當中有查找相關資訊,旗津地區的住宿型長照機構只有我們參訪的這「一間」,旗津地區的需求有無被滿足呢?讓我打上一個問號。參訪後,我對於人的一生也有些感慨。這裡的住民過去賺了那麼多錢,有的是船長、有的是經理,最後卻用自己賺的錢來養病,雖然機構提供的照顧服務很完善,但也「只能」在機構內活動,感覺起來就像舒服的監獄~比起住宿型長照機構的增設,我更希望政府可以效仿國外,思考如何使長輩臥床的時間縮短,而不是將重點放在如何完善長照機構的舒適程度。 3. 因為參訪住宿型機構,打破我對於住宿型機構的想像,也讓我更認識機構內部的規劃設計與運作方式,對於未來的服務提供該朝什麼樣的方向規劃有了更明確的想法,也很謝謝老師及機構的社工師與護理長促成這次的參訪學習,對於社會工作在實務界需要面對什麼樣的人群、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以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4. 在設計活動時,雖已思考到如何兼顧到不同功能的長輩。不過,沒想到我們還是高估長輩能力,這次活動我想我們花費最多精力的莫過於是抓住長輩注意力以及讓他們參與在我們活動中,比想像中的還要困難。看到美妙社工師的很多活動設計就覺得很厲害,在機構內的活動很多元,所以這次我們設計要帶入音樂的元素來讓住民有不一樣的感受。機構須運用本身公辦民營資源豐裕的優點,為住民設計出符合其特質的各種活動、團體或方案,以提升住民精神、社會與文化層面的人生經驗,並充分運用與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單位,共同辦理社會支持團體,協助住民適應與創造出多采多姿機構式生活。 5. 經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帶領高齡者活動是需要具備強健的體力、活力滿滿的態度、熟練當地的語言以及彈性應變等能力的項目。這次方案的要求是結合「認知功能訓練」、「延緩失能—肌力訓練」以及新興的「音樂輔療」來設計,從上次設計方案以及實際帶領活動的經驗中,我們對旗津長輩的特質、旗津在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以音樂為媒介,生命歷程理論為架構,去設計一個能夠刺激感官又加強認知能力的活動。我在整個活動中擔任主持一職,從台上可以觀察並瞭解到機構住民對活動的反應和參與程度,以及肢體功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長等等。功能較佳的長輩不僅能夠跟上節拍,互動環節也會積極給予回應,在詢問生命故事時也能夠有條不紊地闡述;功能相對較差的長輩可能因為聽力退化、輕度失智或本身性格等因素,容易分心也不太開口,這時我會以肢體語言的方式(如:幅度較大的揮動手臂等)與之互動。整體而言,這次參與活動的機構長輩都是能夠表達需求(如:選擇瓶蓋顏色、選擇樂器、指定想要的座位等)、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即使有差異也不至於太大,故而每位出現的機構長輩都能夠以自己舒適的方式參與我們設計的活動。 |
一、 活動花絮:
感受到自己的眼界正在被開拓 |
了解長期照顧領域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
加入「音樂」元素跨領域學習 |
藉自製「排笛」讓旗津長輩聯想旗津船鳴聲 |
學到專業團隊的照護知識和技能 |
學習如何展現旗津特色與讓長者能樂在其中 |
體會對使用者的尊重、關懷和多元照顧 |
了解如何提升方案內容的豐富度與創意 |
打破對於住宿型機構的想像 |
認識住宿長照機構的規劃設計與運作方式 |
住宿長照機構社工示範教學 |
兼顧不同功能長輩的活動需求 |
感受到帶領高齡者活動是需要具備強健的體力 |
思考如何使長輩臥床的時間縮短 |
關係建立的嘗試,皆是一段故事的開始 |
「刷新」實習生對住宿長照機構的想像與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