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開始: 2021-05-27
活動日期結束: 2021-05-27

110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因應社會變遷:培育具人本前瞻、智慧跨域之人文社會科學人才計畫跨域創新精神

1-1跨領照顧機構管理與實作」

活動名稱

兒少家庭保護性領域實務案例分析(1):醫療服務觀點

活動日期

110527

活動時間

13:00-15:00

活動地點

CS406

活動參與對象

家庭社會工作選修學生(醫社系、職治系)

活動參與人數

50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透過跨域創新之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社會參與實踐與人工智慧視野結合,啟發學生意識到健康權的交織網絡,學習運用同理心作為溝通對話的橋樑,發展跨領域的合作能力,以開發結合人文精神和科技能力的適當媒介,促進健康權的落實與永續實踐。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黃瑞妍醫師為高醫兒少保團隊的醫師,在小兒腸胃科、青少年醫學方面服務,也有公衛相關背景。透過多年的服務經驗來講述兒虐的早期辨識與預防。

    活動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台灣兒虐的現況與相關的法規。兒虐在台灣的新聞、報紙上時常可見,近兩年的通報數更是有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四十分鐘就有一名兒童受虐。黃醫師提供各項通報來源的數據,告訴同學社工在通報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兒少保的法源為兒少法,在台灣政策持續修正,期望趨於完善,但仍需透過各專業的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護網絡。

    第二部分講述兒少虐待的辨識,兒少虐待分為身體虐待、精神虐待、嚴重疏忽、性虐待四種類型,可以透過各種不同方式來審視是否為虐待行為,像是病史比照、照顧者陳述、傷勢評估、臨床表徵、行為推斷、相關篩檢表等,黃醫師於此也搭配真實案例講解,讓同學能更清楚如何判斷。

    第三部分講述兒童保護服務,各種類型的虐待對孩子都會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後許的保護服務尤其重要。根據相關的統計,極大數兒虐案件的案主為六歲以下學齡前的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相當有限,且常常未就學或未送至托育機構,衍生出「誰能即時發現?」的問題。因此,兒童保護服務除了連結各專業單位形成網絡外,社工要對高風險家庭進行訪視,並評估照顧者、孩子是否有能力或特殊狀況。

    最後,黃醫師再再強調兒童保護的重要,要讓一個孩子平安地長大,需要有相當多的人力,像是:多管閒事的鄰居、熱心的老師、勇敢的社工、保持警覺的醫護人員等,共同協力,才能讓這些在受虐中的孩子能平安長大。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    量化資料整理

項目(43份)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1.   您對本次活動講者講授滿意度為何?

72.1%

27.9%

0

0

0

2.   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兒少身心權益議題程度:

53.5%

44.2%

2.3%

0

0

3.   本次活動能使您對兒少虐待辨識的瞭解度:

72.1%

25.6%

2.3%

0

0

4.   本次活動帶給您在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的瞭解度:

58.1%

37.2%

4.7%

0

0

5.   整體而言,您對本活動的滿意度為何?

76.7%

23.3%

0

0

0

6.   未來舉辦「社會議題」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

會:95.4%

不會:2.3%

未填答:2.3%

您參與本活動,讓您在下列何種能力上有所成長?(可複選)

a.      能運用多元學習方法。67.4%

b.     能夠主動參與各類活動及追求新知。41.9%

c.      能具備建構生涯學習規劃能力。27.9%

d.     思考生命存在價值。41.9%

e.      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並發揮個人的創意與特色,尋求最適合的解決方案。62.8%

f.        用多種資源尋找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並將多種的資訊加以整合成有意義的知識。44.2%

               

根據上述量化指標,100%的學生對本次活動講者講授感到滿意;97.7%的學生認為本次活動能對兒少身心權益議題瞭解;97.7%的學生對本次活動能了解兒少虐待的辨識;95.5%的學生認為本次活動能暸解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整體而言,100%的學生對本次活動感到滿意。

(二)    質化資料整理

本課程幫助您瞭解到醫療端如何在兒少家庭保護議題上展現角色與功能?

­   了解到了原來醫療跟社會工作,尤其是而少家庭保護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看到那些怵目驚心的照片,我才發現受虐兒不管是身體或是心靈方面,都非常需要醫療端的支持。

­   在這場演講中,我們能以醫療的觀點進行兒虐的評估,首先最先考量的是身體上的傷害及身體內臟器的損傷狀況,再加上過去病史及生理的指標作為兒虐最客觀的評斷標準並且藉此減少兒少生命的流逝,在醫療觀點之下首先必須解決的是生理上的問題,再與其他不同專業進行結合因而形成一個專業的團隊,以多元的面向給予受虐兒少最佳的環境與支持。

­   因為這次的演講才發現原來每年有這麼多起兒虐事件,而且每年有變多的現象,總是在新聞上看到相關的事件,看了很心疼,若遇到這種事件應該先安置好兒童,保護其安全,並進行傷勢評估,幫助兒童遠離暴力家庭。

­   醫療端會根據發展量表或是醫療紀錄,像是接種疫苗紀錄、生長曲線圖之類的資訊,在依照受虐兒童受傷的部位,還需要關注主要照顧者以及兒少他們如何描述受傷的過程、情緒,甚至對於受傷瘀青的顏色也須要有敏感度。而在兒少家庭保護議題上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人員介入,不只是醫療端,還需要包含警政、檢政、教育等等,整合各界的網絡,雖然近幾年兒少保護持續的有獲得改善,但每次的改善都常伴隨著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才有所更動,我想不單只是做好現在該做的外,該如何更加完善兒少保護事件必須持續的事情。

­   醫療端在兒少家庭保護議題有篩檢及辨識兒少保護案件的功能,而根據兒少法,規定醫事人員也有責任通報的義務,在知悉兒少有被虐事件時,有責任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通報。

­   首先,醫療端在兒少家庭保護議題上展現的角色,是保護者也是觀察者,同時也是覺察家暴的第一道防線,必須隊兒少家暴徵兆與可能性具備高敏感度,從明顯外傷到細微反應與習慣,都是醫療端具備的功能。

­   透過醫療可以讓在兒少保工作的社會工作者了解在兒童身上到底發生了那些事,進而去推估家庭狀態,並擬定處遇計畫讓兒童、少年在最需要協助的時候提供援助。不只是兒童的部分,若其家庭有醫療上的困境,也可以請社工跟醫院進行資源連結。

­   增加醫療端的工作人員對於兒虐的敏感度有利於在第一時間對嬰兒作出適當處置,以避免嬰幼兒孩童死亡等悲劇發生。

­   為受虐兒童進行傷勢評估,包括傷勢位置、型態(有瘀傷、燙傷、骨折、創傷機轉、受虐行腦傷)、病史,若受傷評估,病史不符懷疑兒虐,並且進行責任通報,另外也會經由臨床表徵判斷是否為疏忽,包括受傷而延遲或未就醫、疾病或傷口缺乏適當的照顧及處理、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經常的飢餓、長期僅接受緊急醫療...等等,尤其在急診的醫生更需要有這些知能,才能讓孩子得到好的處遇。

­   醫療端部分,以全人醫療團隊的模式來進行合作,也以兒少最佳利益原則為優先並安排相關的醫療服務,來確保其發展成長問題獲得解決。

­   在聽完這堂課程後,我另外又自己搜尋了相關的資料,除了講者提到的建立兒少整合中心,與各相關單位一同進行案件討論,藉由網絡合作的方式,提供最完善的處遇外,醫療院所也會提供相關措施,如:治療及復健等,使受虐兒的身體健康能夠恢復,並進行後續追蹤等工作。

­   醫療端需要時時保持敏銳度,不能沒有發現可能存在於危險的兒少族群。他們可能必須從非常細微的臨床表徵來判斷有無被虐待的可能。而且今天才知道若沒有發現,而因此造成嚴重後果的話,這些醫療人員會受到比一般人更嚴重的懲處。為的就是將兒少受虐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   醫護人員在兒少家庭保護議題上除了能提供治療、照顧的服務,另外也有通報的責任。醫護人員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來避免孩子繼續受虐的狀況,因此醫護人員在兒少保護議題上擔任很重要的角色。

­   這節課讓我了解到醫護人員在發掘潛在兒虐個案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對於照顧者與孩童異常的求醫行為、傷病狀況,醫護人員相對社會工作者會有更多醫療專業方面的敏感度。

­   講師有介紹到高雄市的兒虐通報率是六都第一高,但是通報率不等於發生率,有可能是高雄市有責通報的相關人員在兒虐事件方面具有較高的敏感度。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虐待,有些都會被隱藏起來,需要外界的醫療專業人士隨時要有警覺以及細微的觀察。

­   聽完黃醫師的報告之後,知道了許多身體虐待、性虐待、基神虐待或是疏失上的表徵,所以我認為社工在面對受虐孩童的時候,應該保持更高的敏銳度,發現孩子背後發生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認為團隊的組合是非常重要,因為光是社工無法照顧到很全面。

­   今天的課程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兒少保護網絡合作」這部分,醫療端可與社政、法政、警政、檢政及教育等部門進行互通的合作關係,藉由不同機關的不同專業一起保護有需求的兒童及少年。而醫療人員除了是治療者外,也會是通報者的角色,透過專業的治療技術及對患者的敏感度來展現其在兒少家庭保護這方面的功能。

­   醫療端相較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工作者有較不同層面專業的知識判斷及治療,可以去協助案主,像是從受傷位置評估是否為虐待,或是從傷勢辨識受虐型態及時間長久,另外還有透過案主病史去協助評估,經由專業判斷後再進一步與社會局、社工、檢察官等討論接下來處遇計畫。

­   對於兒少保護網絡的跨域連結有更深入的認知,其中包含警政、檢政、教育、醫療、社政、法政等單位的合作。並理解兒虐案件的性質與種類,使我了解家庭可能產生的危險因子有哪些,或是在醫療方面上的臨床表徵,如何運用不同的知識與跨域合作來進行兒保事件的評估,進而預防相關類型的事件再次發生。

­   謝謝黃醫師讓我能了解到台灣兒虐相關的知識,不管是在法規或是醫療端的案例分享等,尤其是在辨識和案例分享的部分,都使我在這堂課收穫不少。

­   透過兒少保護網絡合作,結合警政、檢政、教育、醫療、社政及法政這些兒少保護社工員、心理諮商及司法等團隊,各司其職,提供篩檢、辨識及通報的工作。

­   聽完本次課程後,透過講者詳細的講解說明,我覺得我又學習到許多新知,也讓我對於未來的職涯方向有了更多方面的探索,使我能夠在未來更順利的找到自己想發展的領域。從案例、圖片的展示,讓我形成對家庭保護議題更加具體的想像,也學習到了在醫療觀點下如何介入兒保事件,希望之後也能有機會再次聆聽相關主題的演講。

­   從分享中也知道責任通報的重要性,以及敏感度,今天自己的多此一舉,就算是誤會也沒有關係,如果不是誤會呢?這個看似抓耙子的舉動無疑就是拯救這個孩子的重點。對於未來還有很多的領域等著我去探索,去更深入的了解每個領域都有其重要的地方,多方的合作,現今的社會才有努力的進步。

­   很喜歡這次的線上課程,本次的講者雖是透過ppt預先錄製好,但講者講得非常清楚,使我更加認識兒童虐待的相關醫療知能。老師很用心,使用簡報搭配音檔的方式,如果有不懂或要做筆記都可以隨時暫停。

­   今天的講者-黃瑞妍醫師所演講、分享的內容真的既專業又容易理解,而且重點在於今天分享的案例都是如此貼近日常生活的,這讓我們開始去思考社工到底可以帶給這些受虐兒少哪些資源及幫助,也讓我們更能體會到實務層面所提供的服務及協助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議題,讓我從中受益良多,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自己原本不了解的地方,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繼續深入。

­   謝謝黃瑞妍醫師的分享,加上在介紹時有提到高屏的整合中心,讓我聯想到上次蘇益志老師提到的屏東少教所。在聽完後有更多機會思考兒童可能發生的問題和需要的注意事項。

­   謝謝老師的安排,讓我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兒少虐待,也感謝講師分享實際案例。

四、活動花絮:

跨領照顧機構管理與實作二0527 1

跨領照顧機構管理與實作二0527 2 

運用不同的知識與跨域合作來進行兒保評估

一堂講者預錄簡報+音檔非常清楚的線上課程

跨領照顧機構管理與實作二0527 3

跨領照顧機構管理與實作二0527 4 

通報率不等於發生率而是增加拯救兒少的機會

兒少保護網絡是一積極跨專業合作的團隊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