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
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提升高教公共性-
「原聲帶:Podcast × 原住民微歧視」
活動名稱 |
原聲帶:Podcast × 原住民微歧視 |
|
活動日期 |
114年10月02日(星期四) |
|
活動時間 |
19:00~21:00 |
|
活動地點 |
高雄醫學大學濟世大樓B2巧思空間 |
|
活動參與對象 |
校內學生,原住民學生優先 |
|
活動參與人數 |
30人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在校園與日常生活中,原住民族學生常面臨「微歧視」,這些看似無意的言語與態度,可能影響其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辨識與消弭微歧視,是推動文化多元與友善校園的重要一環,也呼應全民原教提升對原住民文化理解與尊重的目標。隨著自媒體興起,Podcast成為青年分享經驗、探索職涯的新平台。《先躺再說》是一檔由原住民族青年主持的Podcast,透過原民觀點,討論身分認同、生活故事與微歧視現象。本講座將邀請三位主持人,以互動對談形式,分享自身經驗,探討如何將文化與社會議題轉化為自媒體內容,啟發學生自我表達與職涯探索。期望學生參與後能提升文化敏感度與同理心,勇於發聲,共同打造多元友善的校園。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邀請Podcast《先躺再說》的三位原住民族主持人,從原民觀點出發,真實分享他們在身分認同、生活處境與面對微歧視時的親身經驗,帶領學生深入理解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與挑戰。透過主持人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談,營造開放討論與思辨的空間,鼓勵學生勇於提問與表達觀點,進一步辨識生活中那些看似無意卻具有傷害性的「微歧視」現象,並培養尊重多元、理解差異的文化敏感度與同理心。此外,講座也將示範如何將文化與社會議題轉化為Podcast內容,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學習媒體創作技巧,進而啟發自我表達的可能與對職涯方向的思考。透過結合原民觀點、微歧視議題、自媒體實作與現場互動,活動期望能引導學生建立更多元、友善與具包容力的校園視野與態度。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本活動滿意度96%。 (二)參與學生心得回饋: 透過參與這場以Podcast《先躺再說》為主題的講座,我對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園中所面臨的「微歧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過去可能覺得某些話語只是玩笑或無心之言,但在主持人的分享中,我逐漸意識到,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話語,其實可能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也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三位主持人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身分認同的掙扎與對文化的重新認識,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常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偏見或忽略他人感受的時候。他們把原住民文化與現代媒體結合,利用Podcast這個平台不只說故事,更發聲、抗議,也傳遞理解與希望,這讓我非常佩服。我特別喜歡講座中的對談與互動環節,不僅讓氣氛更輕鬆,也激發了更多思考與交流。原來自媒體不只是個人表達的工具,更可以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這場講座不只是讓我學會如何避免微歧視,更重要的是啟發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尊重並理解不同的文化。未來我希望能在生活中更有意識地去傾聽與理解他人,並將這樣的同理與敏感度帶進我的人際互動與學習之中,共同創造一個更友善、多元的校園環境。 |
||
四、 活動花絮: |
||
|
|
|
介紹做節目的動機與初衷 |
講座分享 |
|
|
|
|
互動交流Q&A |
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