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名稱 |
居家生活裡愛「藝」起!用藝術陪伴 |
|
|
活動日期 |
1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
|
|
活動時間 |
15:10-17:00 |
|
|
活動地點 |
第一教學大樓3樓N334 |
|
|
活動參與對象 |
長照學程學生 |
|
|
活動參與人數 |
16 |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活動以 STEAM 教育理念為基礎,透過藝術治療的導入,協助學生從科學、藝術與人文多面向理解高齡者於居家生活中的情緒、需求與生活品質。課程目標旨在使學生體會藝術在陪伴、溝通與照護中的重要角色,並培養其觀察、表達與關懷能力。透過體驗式操作,學生得以連結自身情緒覺察與長照現場的照護情境,更能理解「人本存在」在高齡照護中的核心意義。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1月14日活動由呂冠廷職能治療暨藝術治療師主講,主題為「居家生活裡愛『藝』起!用藝術陪伴」。課程首先介紹藝術治療的理論基礎,闡述高齡者及其照顧者於居家及長照場域中常見之心理議題,包括孤獨感、失落、情緒調節困難及角色轉換壓力等,進而說明藝術作為陪伴、紓壓及非語言溝通有效媒介之功能。課程約半數內容著重於藝術治療活動架構設計、療癒因子、材料選擇與象徵意義,協助學生理解如何運用創作引導長者表達內在感受、建立安全感並促進情緒調適。 呂老師並分享其於長照機構推動藝術療癒之實務經驗,內容涵蓋與失智長者、長期照護住民及高壓家庭照顧者之工作歷程,引導學生將專業理論與現場操作相互結合。此外,呂老師說明其於2020年參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共融藝術計畫「漫漫長夜.光的禮物」,擔任共同主持人,帶領失智長者及照顧者共融藝術團體之經驗,進一步強調藝術在照護關係中促進情感建立與支持網絡之重要性。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1.本活動整體滿意度為:100.0%。 2.本活動最能夠提升的關鍵能力為:人文關懷能力、跨領域能力、長期照護專業能力。 3.本活動融入的STEAM元素為:S:科學、A:藝術、人文。 4.本活動符合的聯合國SDGs指標為: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 5. 請您簡述今天最有印象的內容: 藝術治療的進行影片賞析、原來藝術是陪伴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特別的技能、活動簡單易操作,家中日常物品就能創作,讓藝術陪伴的概念更接地氣、可持續;分享實際例子、如何在一開始打入團體,以利後續活動進行、長照與藝術介入、身體的東西變成藝術素材、原來小小的創作,也能提升生活品質與自我照顧的感受、體會到藝術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陪伴、舒壓與情緒表達的方式、藝術隨手可得 不是搆不到;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的氛圍,讓藝術活動具有社群與連結的效果。 6-1.未來舉辦本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是100%。 6-2. 承上題,請問原因是?能充實於跨領域學習,擴張長照專業能力、內容豐富實用、講師講解方式溫暖、細緻、容易理解。 7. 未來還希望舉辦哪些活動?或邀請哪位講師:無 8. 其他意見與建議: 希望更充足時間講師分享實務案例、謝謝老師課程安排讓我們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 |
||
|
四、 活動花絮: |
||
|
|
|
|
|
呂冠廷藝術治療師介紹藝術治療的理論基礎 |
呂冠廷藝術治療師以正念取向藝術治療為切入,介紹藝術在高齡者與照顧者心理支持中的應用 |
|
|
|
|
|
|
呂冠廷藝術治療師分享失智症長者與照顧者共融藝術團體之實務案例(1) |
呂冠廷藝術治療師分享失智症長者與照顧者共融藝術團體之實務案例(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