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
高雄市私立大同建國社區(日間照顧)長照機構參訪 |
|
活動日期 |
114年03月13日(星期四) |
|
活動時間 |
9:30-11:00 |
|
活動地點 |
大同建國社區(日間照顧)長照機構 |
|
活動參與對象 |
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失智症特論」課程的五位選課學生與主負責老師 |
|
活動參與人數 |
6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此次參訪活動為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失智症特論」課程的參訪活動。目的為透過參訪活動,讓學生能認識與了解失智者於社區日間照顧的實務照護現況之寶貴經驗。參訪重點為了解機構針對失智者所提供的智能環境設備與照護內容。此外,透過參訪溝通交流,進一步探討學生可以後續進行實作的機會與重點議題。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為不影響長者活動及維護隱私等原因,本次的參訪並無直接與長者互動。學生以認識單位環境、設備、長者特性與照顧者特性及照護重點內容的同時,提出相關問題以利學習。 (一)環境特色 機構所在地為少數利用國小校區環境設置。建國國小提供的場域大小雖然較大同國小的範圍小,但有原學校行政辦公室的區域,因此能有相對較大的活動空間。軟性的懷舊布置獲得長者與家屬許多正向回饋。電動樓梯升降椅設置,有效克服行動不便者至有階梯的學校環境。目前採手動柵欄式的門禁方式,未來持續爭取經費朝修改成電動式門禁。活動空間內外皆充分依據長者過去年代具代表性的環境、物品進行佈建,並且融入植栽與各種軟性裝置設計,充分與校園環境融合外,又能保有溫暖、安全且舒適的環境氛圍。 (二)實際體驗與互動交流 護理長讓參訪師生實際體驗長者午休的環境與設備。師生舒適的仰躺在休息椅上,聆聽護理長介紹日間照顧機構的環境設備、照護對象特性、照顧者人力比、智慧照顧管理系統、每日照顧內容規劃與成效評估。透過護理長與參訪師生的互動交流及討論,充分了解中心照護現況、成效、限制、困難與後續發展方向。 (三)科技融入 認識與了解機構內所設置的各項智慧科技的設備與運用情形。例如:識別證與電子圍籬系統可以在維持長者自主行動之尊嚴下,有效預防走失及防跌安全。數位應用系統建置長者各項健康照護資訊,協助照護人員進行照護管理,同時亦可跟家屬溝通互動聯絡。休息室的空間可多段式調整燈光模擬晝夜狀況,同時具特定波長紫外線的消毒、滅菌燈具,活動室的部分燈具是,可發出40Hz頻率的光照,具有減少腦部類澱粉沉積與異常蛋白質變化的光照療法環境。一天在活動室內的活動時數,除了參與多元的活動外,在無形中也接受了延緩腦部退化的光照治療。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質性回饋 學生質性的回饋皆對於懷舊元素與科技輔具等環境、設備的設置留下深刻印象。肯定機構各種軟硬體的措施,有助於讓長者舒適安全與家屬安心。學生參訪後的反思也多著重於如何應用目前各種科技輔具,提升照護品質與成效,減少照顧者負荷等後續研究與實務。 此外,短暫的在教室內觀看長者課程活動的情形,可以感受到長者們歡樂的參與課程。護理長對於不同認知功能狀態的失智者與失能者在課程活動上的反應與課程活動的安排之經驗回饋,也讓學生們希望能更加瞭解機構的活動課程設計,以及在人力、空間的考量下後續如何分班進行活動的部分,想要進一步探究。 部分長者有咀嚼吞嚥的問題,其中一位學生同時有選修「高齡口腔照護與機能促進」的課程。因此,將由學生後續持續與護理長討論,透過實作與機構照顧者一起合作改善或延緩長者咀嚼吞嚥問題。 (二)量性回饋 1.本活動整體滿意度為:100.0% 2.本活動最能夠提升的關鍵能力為:跨領域能力、護理專業能力、長期照護專業能力 3.本活動融入的STEAM元素為:T:技術、A:藝術、人文 4.本活動符合的聯合國SDGs指標為: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5. 請您簡述今天最有印象的內容: 運用各項新科技(如防走失及護智燈光)於失智老人照護、環境設計友善,單位嘗試結合科技軟體公司與設備,期望能提供給失智者安全且具治療性的照護環境與內容。 "6-1. 未來舉辦本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是100% 6-2. 承上題,請問原因是?可以增加對失智據點的了解、很有趣,可以了解日照中心的內容。 |
||
四、 活動花絮: |
||
|
|
|
迎賓入口 |
護理長進行機構歷史與環境介紹 |
|
|
|
|
介紹各種懷舊與安全友善設施及裝置 |
學生體驗長者午休椅的舒適感 |
|
|
|
|
科技研發之空氣循環除菌照明系統1 |
科技研發之晝夜節律照明系統2 |
|
|
|
|
全機構運用科技設備建置電子圍籬 |
運用數位軟體處理照護資訊、家人聯繫 |
|
|
|
|
電動樓梯升降椅克服校園舊建築限制 |
學生致贈感謝狀與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