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
居家安寧現況與哀愁 |
|
活動日期 |
112年10月31日(星期二) |
|
活動時間 |
13:10~15:00 |
|
活動地點 |
本校第一教學大樓N429教室 |
|
活動參與對象 |
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師生 |
|
活動參與人數 |
19人 |
|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社區據點活動的徐爺爺平時身體硬朗,去年醫師診斷罹患肺癌末期,經過住院治療後仍無法控制病情,之後病情急轉直下,家屬決定讓徐爺爺開始接受安寧醫療照護,減緩身體疼痛等不適,其生活品質亦獲得改善。另外,醫療團隊適時在徐爺爺病況穩定後,獲得家屬同意辦理出院返家,並接續由居家安寧團隊提供健保到宅緩和醫療服務,使徐爺爺回到熟悉的住宅與家人團聚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圓善終。 很多人都誤解安寧療護是「不進行任何治療等待死亡」。中央健康保險署中區業務組表示,安寧療護是指針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之末期病人提供積極性及全人的照顧,以維護病人最佳的生命品質及改善家屬生活品質,例如透過醫療疼痛控制、減緩身體不適,兼顧病人及家屬心身靈等慰藉。為維護末期病人之自主權提供安寧照護,收案對象包括癌症、漸凍人、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病人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適合解決方法之情形、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讓更多末期病人可以接受安寧療護。 「回家圓善終」是許多末期病人的心願,除提供住院安寧、安寧共照服務,居家安寧之推動,讓病人有尊嚴、沒有遺憾的走到生命終點。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的研究生,在長期照顧第一線工作中很容易接觸到個案死亡的議題,因此,特別邀請是國內安寧療護始祖趙可式教授的嫡傳弟子之一的祐平居家護理所的楊婉萍負責人來談談居家安寧在台灣的推動現況與面臨的哀愁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末期照護成為大家重要課題。當積極治療對於末期病患已經無效時,安寧照護就成為大家考慮的選項。「在宅善終」跟「落葉歸根」是華人文化的傳統,這個典故是從漢朝而來,但到了二十世紀還能如此嗎?根據相關論文的研究指出,全台灣差不多有六成的民眾希望可以在家善終,因為家裡是最溫暖、舒適的地方,病人最熟悉且有歸屬感,但是根據統計數字,真正在家往生只有四成而已,中間的落差到底是什麼?本次長期照顧講座邀請實務與參與政策經驗豐富的楊婉萍老師來為研究生探討居家安寧與善終的議題,討論的主題包含安寧緩和居家照護,提供末期病人和家屬在宅照護的醫療方式,包含身體照護、心理社會諮詢與照護、心靈性的宗教需求、心願完成、善終準備和哀傷撫慰等議題實務探討,整場講座同學發問不斷,討論非常熱烈,提問問題非常多元,同學對於生死善鍾的議題都非常有興趣。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1.本活動整體滿意度為:97.8% 2.本活動最能夠提升的關鍵能力為:人文關懷能力、跨領域能力、長期照護專業能力 3.本活動融入的STEAM元素為:T:技術、A:藝術、人文 4.本活動符合的聯合國SDGs指標為: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 5.學員回饋:內容實際可以正式現況問題並反思,可讓更多人認識安寧 |
||
四、活動花絮: |
||
講者講課情況 |
學生認真聽講狀況 |
|
長照安寧主題探討 |
學生聽講過程趣味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