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永續不只一夏-那瑪夏及國際原鄉永續發展計畫-主軸四
「112年那瑪夏科展系列培訓」
活動名稱 |
112年那瑪夏科展系列培訓 |
|
活動日期 |
112年02月01日(星期六) – 112年07月31日(星期日) |
|
活動時間 |
08:20-18:00 |
|
活動地點 |
那瑪夏國中、那瑪夏場域、高雄市科工館 |
|
活動參與對象 |
本校師生、瑪夏國中師生、地方耆老(夥伴) |
|
活動參與人數 |
本校師生:5人、那瑪夏國中師生:16人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配合本校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本企劃由生物系師生團隊結合外校之專業師資與在地耆老,以生物知識結合資訊軟硬體技術探索在地文化脈絡,接續那瑪夏國中以卡那卡那富族的捕魚文化作為研究主題,以從「毒藤讀懂生態永續」報名第十三屆原住民族雲端科展榮獲佳作,亦同時以此研究方向參加112年度第63屆高雄市科展,並另以「進擊吧!酒麴!打造出最好喝的davus civula」與「河神Song給族人的寶物-從蘆竹認識卡那卡那富族智慧」兩大主題報名112年度第十四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提升那瑪夏在地學生對於生態科學研究之動力,培養原住民族中學生科學與資訊素養,展現在地生態環境與文化智慧。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河神Song給族人的寶物-從蘆竹認識卡那卡那富族智慧】 河祭是卡那卡那富族以生態永續為核心概念的祭儀,族人將溪旁常見的蘆竹綑綁成束,製成捕蝦蟹的陷阱,稱為Song,它所產生的隙縫,成為蝦蟹喜愛棲息的環境。我們假設蝦子會偏好躲藏在蘆竹中、有葉蘆竹比起大小葉、無葉的植物更能抓到蝦、較長較密的蘆竹可以抓到更多蝦。結果偏好選擇實驗下蝦子跟大小葉、無葉蘆竹比,並不會偏好蘆竹做躲藏;在野外捕蝦能力實驗中,僅有腎蕨抓到一隻蝦;在野外捕蝦效果實驗中,較長較密的蘆竹抓到最多成熟的蝦子。我們證實蘆竹抓蝦需要比照耆老的經驗,且Song不會抓到幼蝦的確有生態永續的觀念。
【進擊吧!酒麴!打造出最好喝的davus civula】 本研究旨在將布農族釀小米酒的方式用科學的方式表現出來,我們利用從小米上分離出來的酵母菌,來進行模擬釀酒的實驗,我們透果調控幾種不同的因子:不同菌種、不同溫度、不同磨碎程度來看小米酒是否會產生不同的出氣量、氣味及液體(酒精)產生量,將結果紀錄分析找出釀造小米酒最好的方式並藉此提高小米酒的產量,以及從中找出出了現有的商用酵母菌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來源於小米的酵母菌可用於釀酒方面。
【毒藤讀懂生態永續】 在那瑪夏有著一群數量稀少的族群,我們稱為卡那卡那富族,在其中特有的溪流文化中有著一項特殊的毒魚藤毒魚,毒魚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毒藤卻被長輩說具有生態永續的概念,因為被毒過的魚不會死掉,長輩只會取走成熟的魚,所以小魚還會醒來遊走,而且通常蝦蟹不會受到影響,這樣的理念讓我們想進一步去印證老一輩的想法,我們想探討1.毒藤是不是真的只能迷昏魚,而蝦不受影響?2.被毒藤毒過的魚蝦經過長時間後真的不會受到影響嗎?。在結果我們發現粗糙沼蝦確實比吳郭魚更不會受到毒藤昏迷,且在兩天的觀察後發現有九成幼魚以及全部的沼蝦都能正常存活,證實毒藤捕魚的專一性且符合生態永續的概念。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整合大學端及當地國中,透過科學研究之過程,使當地的生活知識、生態科學知識以及文化智慧得以鏈結。 河神Song給族人的寶物-從蘆竹認識卡那卡那富族智慧組別 榮獲最佳人氣獎 那瑪夏國中 榮獲原住民族科學榮譽團體獎 葉一萱、李秉衡 榮獲傑出指導教師蔣
|
||
四、 活動花絮: |
||
|
|
|
訪談耆老學習蘆竹文化知識 |
設計並執行蘆竹抓蝦實驗驗證族人智慧 |
|
|
|
|
培養小米中的酵母菌探索布農小米酒文化 |
延續毒魚藤實驗 |
|
|
||
科展成果展獲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