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開始: 2024-11-05
活動日期結束: 2024-12-10
永續發展目標: 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鄉

113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青銀攜手健康促進-旗津區銀髮及長照產業優化加值發展計畫」

活動名稱

地方本位的高齡長照1:左鎮失智據點為例

活動日期

20241105

活動時間

10:00-12:00

活動地點

W12教室

活動參與對象

醫社系、心理系、護理系、職治系等

活動參與人數

22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嘗試從地方本位教育的觀點所建構的科學探究式專題導向教學法,提出將 SDGs 轉化成能夠於在地實施與操作課程的想法,運用在地的真實情境(authentic context)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透過經驗的連結,發展出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培養永續發展的素養。內容涵蓋老年案主的評估、社會工作實務方法、高齡長照的相關議題,以及高齡機構參觀或服務學習。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偏鄉高齡服務的重要性,還了解了失智症據點的運作,包括針對長者認知功能的動靜態活動設計、家屬的喘息服務,以及資源有限情境下的創新解決方法。通過課程,學生認識到服務不僅涵蓋長者的照護,還需關注家屬的心理支持與壓力緩解,並深刻體會到偏鄉長者與當地文化的緊密聯結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量化資料整理

項目(22份)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1.您對本次活動講者講授滿意度為何?

59.1%

40.9%

0

0

0

2.本次活動提供的資訊有助於您瞭解目前高齡健康領域的服務?

54.5%

40.9%

4.5%

0

0

3.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到高齡健康領域所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54.5%

36.4%

9.1%

0

0

4.本次活動能促進您將所學與實務連結?

54.5%

40.9%

4.5%

0

0

5.整體而言,您對本活動的滿意度為何?

59.1%

40.9%

0

0

0

6. 未來舉辦「地方本位照顧議題」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

會:95.5%

不會:5%

未填答:0

               

()質化資料整理  

經過今天的課程,我對偏鄉高齡服務的新認識有:

1.   更加注意到了偏鄉高齡服務的重要性,以及發現原來有許多正在默默付出的工作者一直在努力,他們為偏鄉長者帶入了許多的新資訊與新鮮活力,滿滿的熱情與善意使得許多可能缺少探問的長者得到關懷。同時帶入內容與在地文化的結合,也使得這些活動更能夠和當地長輩互動,讓他們更能融入與有所感觸,以達到更加且更貼心的關懷服務。

2.   服務對象並非只有失智長者,還有其家屬,重於溝通。失智據點透過一系列動靜態活動,刺激長者的認知,延緩病情惡化,同時也辦理家屬方案活動,協助他們喘息紓壓;偏鄉資源雖然不多,但在產學合作方面,可以看見長輩對於社區的認同,將社區文化傳遞給年輕人

3.   這次介紹的地方本位偏鄉高齡服務中提到了很多高齡服務結合在地創生的經驗,讓社區長輩在社區中擔任說書人、與大學的學生合作攜手,讓長輩們在失智症據點中重新活過來,成為地方的老活寶。

4.   今天認識社區失智據點的社區工作內容和活動,原來可以透過產學合作加社會企業,大學老師帶著學生一起進入左鎮,連結當地特色創造新產品,推動偏鄉發展,且進入社區帶長者們做活動,領導著他們活動身體。對於既有的認知有所打破,覺得社區工作挺有趣豐富的。

5.   經過今天的課程,我了解到偏鄉高齡服務不僅是提供基本生活需求,更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支持和社會互動。偏鄉資源有限,服務人員必須有創意地解決問題,並建立在地社區支持系統,讓長者在地老化,提升生活品質和尊嚴。

6.   偏鄉服務因爲地緣上的關係,資源方面的取用是有限的,但利用資源去做能力所及的事情是很重要的!除了偏鄉高齡服務的內容,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服務態度,陳社工師說到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她說:「要做一個有溫度的人。」在面對長輩需要耐心與愛心,做一個溫暖的人是重要的。

7.   偏鄉高齡服務的工作者需要更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和人際關係。課程中提到,偏鄉長者對傳統價值觀和鄉土情懷有深厚的連結,這使得服務設計和推行必須充分尊重當地文化,才能真正得到長者的認可和參與。

8.   在今天的課程中,我了解到偏鄉高齡服務面臨資源分配不足、專業人力缺乏等挑戰,並需要特別設計符合當地需求的服務模式。對於偏鄉地區的高齡者來說,服務不僅是醫療照護,還包含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這些因素會影響高齡者的生活品質。

9.   今天的課程讓我了解到偏鄉高齡服務面臨的挑戰,包括資源不足、交通不便、醫療設施有限等問題。因為人口分散,高齡者往往無法得到足夠的社會支持和醫療照護,特別需要社工和社區資源的協助,並且需考量長者的獨特需求和在地環境限制

10. 我以為只有山上才算偏鄉!哈哈哈哈 在上完課後我覺得要在偏鄉做老人服務其實不簡單,首先是專業的社工人員及其他助人工作者是否願意來到這裡就是一個大問題,再者,偏鄉的老人大多獨居,其實要他們來參加活動不難,因為他們覺得在據點有人可以陪伴自己,但有一個問題是當他們回到家後,這些獨居長輩的生活又是一個問題~

11. 並不是到失智據點的老人症狀都很嚴重,大多是輕微的,還能發揮自己的所長,帶學生到處走走認識左鎮。長者多是獨居或子女無暇照顧,到據點可以認識新朋友、動腦、動手,有了社交就很容易快樂起來,所以影片中的長者臉上都帶著笑容。

12. 結合地方特色,反過來將我們認知中需要被照護的這群長者變成一群智者,發揮他們的人生經驗,讓他們教我們他們的知識,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聰明的方法。我覺得這是藉由和大學合作的一個好的成果的展現,這方式藉由身分之間的轉換、引入新血並且將傳統在地物產融進了活動裡,變成一個很好的地方特色

13. 失智據點透過各種動靜態活動來刺激長者的認知,延緩病情進展,同時提供家屬紓壓的活動,協助他們放鬆和減壓。雖然偏鄉資源有限,但在產學合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長者對社區的強烈認同,他們將社區文化傳承給年輕一代,形成了珍貴的代間交流

未來對於失智照顧服務議題的學習,具體行動有:

1. 我覺得對於高齡失智議題的關注,除了從社區接觸外,以自身周遭出發是最好的認識與學習。由於家裡有失智的長輩,而且有三位長輩都曾經經歷(已去世)或是正在經歷這個老化議題,而身邊的我們更是目視了他們對我們的遺忘、對生活漸漸失序的無奈、甚至是後期就活在此刻的狀態……我正默默學習著如果面臨與應對長者失智問題,也希望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有需要的長輩提供幫助,除了對身邊長輩的尊重和照顧外,有機會也期望可以實際到失智據點、社區機構和他們互動,或許可以帶給他們這一天有不一樣的感受與心情。

2. (1)可以參加與失智照顧相關的專業課程或培訓,學習失智症的症狀識別、照顧技巧及有效的溝通方式,並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與照護模式。(2)如果有機會,可以到失智症專門機構或偏鄉地區進行實習或參觀,親身觀察專業人員如何提供照護服務,增強實際操作經驗。(3)家庭和社區支持的學習:學習如何與家屬、社區志工合作,提升他們對失智症的理解與應對能力,並在服務過程中融入社區資源。

3. 關注未來趨勢,深入瞭解他們的需求以及該如何設計活動幫助他們,且這些活動要能幫助他們又要兼顧適合他們的能力,讓他們不會感到困難而不願做

4. 我覺得今天左鎮這個失智據點有吸引到我未來的職涯規劃,因為我看到助人工作者在工作的過程有許多的感動跟成果,激起了我那份熱血的心,可是因為地點位在偏鄉又讓我有點縮回去,不過我覺得社工有著信仰的支持使他們能夠一直服務這些長者,那我的動力以及願景是什麼?值得我好好思考!

5. 了解到偏鄉高齡服務資源有限,社區支持至關重要,並需尊重當地文化。此外,服務需求不僅限於生活照護,還需重視心理支持,未來在失智照顧服務的學習上,我覺得可以參與相關實習、進修專業課程,深入了解照護技巧與溝通方式。

6. 未來在失智照顧服務的學習上,可計劃深入了解不同階段失智症患者的需求,並參與相關實務課程和研討會。同時也閱讀最新的研究文獻,掌握創新的照護方法,例如回憶療法或音樂治療,此外,我也會多關注社會資源的運用,學習如何設計更適合失智患者的照護方案,並透過實際參與照護服務提升自己的實務經驗。

四、活動花絮:

 

圖一

圖二

圖一: 請你聽我說故事左鎮的開始

圖二: 如何邀請長者來到失智據點

圖三

圖四

圖三: 大學教學實踐計畫工作坊探索在地資產

圖四: 產學合作實踐了青銀共榮在左鎮

圖五

圖六

圖三: 學生結合左鎮在地文化物產創生新樂器

圖四:唯有找到一個關懷議題才能走得遠

 

113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青銀攜手健康促進-旗津區銀髮及長照產業優化加值發展計畫」

活動名稱

地方本位的高齡長照4

屏東縣政府多層級樂活照顧服務園區綜合長照機構

活動日期

20241119

活動時間

8:00-13:00

活動地點

屏東縣政府多層級樂活照顧服務園區

活動參與對象

醫社系、護理系、心理系、職治系師生

活動參與人數

25

1、 活動重點及目的:

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嘗試從地方本位教育的觀點所建構的科學探究式專題導向教學法,提出將 SDGs 轉化成能夠於在地實施與操作課程的想法,運用在地的真實情境(authentic context)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透過經驗的連結,發展出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培養永續發展的素養。內容涵蓋老年案主的評估、社會工作實務方法、高齡長照的相關議題,以及高齡機構參觀或服務學習。

2、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活動以參訪屏東縣政府多層級樂活照顧服務園區為主,透過學生實地觀察和體驗,展現多層級連續性照顧體系的特色。活動從場域設施到服務理念的深入介紹,讓學生了解如何結合在地資源與科技技術,提供區域中多元化的高齡照護模式,包括日間照護、團體家屋和復能中心等。活動強調實務連結與跨領域合作,幫助學生建立高齡長照知識架構,提升對SDGs的理解和應用。參與者普遍表示,活動加深了對高齡照護專業細節與創新技術的認識,並強調長者需求為中心的照護理念,是一場兼具學術性與實務性的學習經驗。

3、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量化資料整理

項目(17份)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1.您對本次活動講者講授滿意度為何?

76.5%

17.6%

5.9%

0

0

2.本次活動提供的資訊有助於您瞭解目前高齡健康領域的服務?

76.5%

23.5%

0

0

0

3.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到高齡健康領域所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76.5%

23.5%

0

0

0

4.本次活動能促進您將所學與實務連結?

76.5%

23.5%

0

0

0

5.整體而言,您對本活動的滿意度為何?

76.5%

23.5%

0

0

0

6. 未來舉辦「地方本位照顧議題」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

會:100%

不會:0

未填答:0

               

()質化資料整理  

經過今天課程,我對多層級連續性照顧系統的新認識有:

1.    這次的參訪令我驚訝不已,跟以往參訪的機構非常不同,不只有寬敞的空間還有良好的設施讓長者使用及短期居住。我很喜歡那邊寬敞的空間,讓人心曠神怡,沒有都市的擁擠感,還有許多之前沒看過的輔具、例如:起床感應器、跌倒感應器、廁所也有追蹤器,這樣的輔具讓長者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另外,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個管師在講解各個房間的分類及使用者,很少看到這麼用心在考量個案的需求,因為有些長輩有譫妄的情況,所以他們對於光線、鏡子或其他人都會感到害怕、感到有危險性的,因此機構特別把其中兩張床安排在無窗戶的位置,我覺得這就是細節和專業的展現。

2.    通常機構都是單一層級的,但屏東多層級樂活園區包含了住宿型、小規模多機能、團體家屋,服務了更多不同的族群,提供更完善的照顧系統。經過今天的課程,我了解到多層級連續性照顧系統強調以個案需求為中心,結合多元服務資源,從居家、社區到機構提供完整且連續的照顧,確保每位長者都能獲得適合其需求的服務

3.    今日自己算是第一次接觸到多層級連續性照顧領域,之前或許有聽過長照服務結合機構運行的模式,但對實際概念卻不是很了解。而今日參訪的園區幾乎涵蓋了許多可以想到的機構服務方式,也讓我知道原來對於高齡者的照顧形式可以這麼地多元,同時又可以被集中安排在一個單位以內是令人十分難以想像的。我覺得多層級照顧系統是對於長輩和家屬們很友善的資訊與體系,他們可以根據家人的需求輔以專業人員的判斷,選擇出最適合高齡者的生活方式及地點。而且不用太擔心長輩在此處日照、安養有疑慮,完整而周到的活動設計、復能訓練、科技維護、安全處理功能皆具備,是一個會讓人安心的場域與選擇。

4.    透過今天的課程,我才真正了解到,一個照護中心可以劃分出這麼多不同的區域,並且針對不同情況的長輩提供個別化的照護方案。以前,我一直以為日間照護中心的運作是以統一的流程為主,每位長輩都接受相同的服務。然而,這次的參訪讓我改變了看法,發現一個優秀的照護中心其實能夠細緻到根據每位長輩的需求、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量身打造專屬的照護計畫。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與用心,讓我對專業照護的標準有了全新的認識。

5.    屏東樂活多層級機構體現了多元化及連續性的一條龍服務,提供從輕度到重度照顧需求的完整服務,機構內包括醫療、復健、護理、社工等人員。不僅如此,這樣的照顧系統也能幫助家庭減輕照顧負擔,是一項全面的服務。服務項目涵蓋了機構住宿式、社區式小規模多機能、團體家屋、共享食堂、診療室及復能運動中心、居家式服務,規劃符合老人在不同階段需求之「食、衣、住、行、育、樂及支援的醫療系統」等功能。多層級連續性照顧系統的核心在於整合醫療、居家照護及社區服務,強調跨專業合作,以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6.    經過今天的課程,我對多層級連續性照顧系統有了更深的理解,發現它是一種結合資源整合、智慧科技應用與全方位服務的創新模式,能有效應對多樣化需求的長期照護挑戰。以屏東縣全國首創的「多層級樂活照顧服務園區」為例,園區分為高齡照護區與樂齡學習區,提供失智門診、共享餐廳、日間照顧、全日型機構、小家庭式團體家屋等多元化服務模式,並營造出家的氛圍,提升長者的舒適感。園區內設立失智照護教研中心,透過實證研究與智慧科技應用,針對不同程度與需求的失智長者,發展精準照護模組,並運用安全照護系統與人臉辨識技術,提升服務效能與安全性。同時,園區結合社區共融,打造全齡友善環境,讓家庭與社會能共同參與長照體系建設,為迎接超高齡社會提供創新示範,並有助於實現在地安老與精準長照的目標。

經過今日課程,我對高齡長照人才培力議題的新認識有:

1.    高齡長照人才需具備跨專業協作與彈性應變能力,以因應多樣化的長者需求與情境挑戰。需要兼顧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並透過在地化的教育訓練和實務經驗累積,培育能夠適應多元需求的照顧人力。此外,建立長期支持機制與提升從業人員待遇,也是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的重要策略。

2.    我覺得現今對於高齡長照人才的培育,已經不僅僅只需考量到人員的照顧服務品質與能力,也需要培養一定的素養與同理特質。使他們在照顧長輩時不只注意到照顧的外在層次,更應該注重長輩們的自尊與個人需求,讓長者在接受服務的同時感到溫暖不冷漠;另外,我也覺得在社會科技蓬勃發展的現代,長照人才也應該重視對於科技產品與技術的認識,思考什麼東西可以應用在高齡領域,並且能夠將其實際運作發揮功能。可說是如今領域內的人員應該具備跨域學習的能力。

3.    過去,我總是更專注於個人的專業能力,認為只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就能勝任照護工作。然而,這次的參訪讓我有了新的體會「照護人員除了專業能力外,還需要具備細心與敏感的特質」。這種特質能夠密切觀察長輩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並及時察覺他們的需求或情緒變化。例如,一位具備高度敏感度的照護人員,能通過日常互動和觀察,了解長輩是否真的適應團體生活,或者是否需要額外的支持與關懷。他們能迅速捕捉細微的變化,如飲食習慣的改變、情緒低落的跡象,甚至是對某些活動的參與意願,從而提供更貼心、更個別化的幫助。

4.    今天的參訪中,啟發了我關於長照和科技結合的這個部分,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有一些人力可以用科技來作為代替,在這個園區中就可以看到他們運用科技來填補了很多人力的死角。

5.    經過今日課程,我對高齡長照人才培力議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認識到這是一個多層次且多面向的挑戰。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長照服務需求日益增加,而專業人才的短缺成為關鍵問題。課程中強調,人才培訓不僅需要提升照護人員的基本專業知識,還要強調跨專業整合,例如醫療、社工、心理等領域的合作,來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服務。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夠適應智慧科技與新興照護模式的人才,例如遠距健康監控系統與數位照護工具,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照護品質,也能有效解決人力資源緊缺的問題。此外,課程中也提到對照護人員的心理支持和職業發展規劃,能夠有效減少人員流失,提高專業人員的長期穩定性。綜合來看,高齡長照人才培力不僅是教育訓練的問題,更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社會課題,必須從政策、技術與人力三方面協同發展。

6.    經過今日參訪屏東多層級樂活園區,我對高齡長照人才的培力有了全新認識。除了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的兼備,跨領域合作與彈性應變能力同樣重要,未來也應結合科技應用與其他專業資源,提升照顧服務品質,並滿足長者多樣化需求。同時,完善教育訓練、累積實務經驗,以及建立長期支持機制與優化從業環境,都是吸引並留任優秀長照人才的重要策略,為長照領域注入新能量與活力。

4、 活動花絮:

圖七

圖八

圖一:首創台灣無圍籬失智照顧模式

圖二: 為在地化打造精準長照服務模式

圖九

圖十

圖三:與社區共融的服務園區設施體驗

圖四:失智症居家延緩認知退化教材簡介

十一

十二

圖五:失智症患者安全居家環境設計

圖六:同心協憶-失智症輔具展簡介

 

113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青銀攜手健康促進-旗津區銀髮及長照產業優化加值發展計畫」

活動名稱

從地方本位出發的高齡教育計畫

跨域學習4:高齡運動、健身俱樂部

活動日期

20241210

活動時間

09:00-13:00

活動地點

左營運動中心

活動參與對象

醫社系、護理系、心理系、職治系等

活動參與人數

24

1、 活動重點及目的:

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嘗試從地方本位教育的觀點所建構的科學探究式專題導向教學法,提出將 SDGs 轉化成能夠於在地實施與操作課程的想法,運用在地的真實情境(authentic context)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透過經驗的連結,發展出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培養永續發展的素養。內容涵蓋老年案主的評估、社會工作實務方法、高齡長照的相關議題,以及高齡機構參觀或服務學習。

2、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活動以參訪左營運動中心為主,特色在於透過跨域合作,結合高齡運動與健身俱樂部的實務體驗,讓學生了解左楠地區非營利機構規劃、經營高齡健康促進服務的實際管理模式。活動包括運動設施參觀、專業講解及體驗健身器材,特別針對銀髮族設計的課程和設備,展示如何透過運動提升長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同時,館長分享非營利組織經營的策略與資源盤點的重要性,啟發學生對在地特色資源(如科技廠)、高齡族群(如眷村)特徵等認識,做為跨域合作與方案規劃、營運特色的思考基礎。參與者普遍認為活動兼具學術性與實務性,對於未來高齡服務發展具啟發意義。

3.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量化資料整理

項目(14份)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1.您對本次活動講者講授滿意度為何?

78.6%

21.4%

0

0

0

2.本次活動提供的資訊有助於您瞭解目前高齡健康領域的服務?

71.4%

21.4%

7.1%

0

0

3.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到高齡健康領域所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78.6%

21.4%

0

0

0

4.本次活動能促進您將所學與實務連結?

71.4%

28.6%

0

0

0

5.整體而言,您對本活動的滿意度為何?

71.4%

28.6%

0

0

0

6. 未來舉辦「地方本位照顧議題」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

會:100%

不會:0

未填答:0

7.您參與本活動,讓您在下列何種能力上有所成長?(可複選)

a.能夠運用多元學習方法:78.6%

b.能夠主動參與各類活動及追求新知:57.1%

c.能具備建構生涯學習規劃能力:42.9%

d.思生命存在價值:14.3%

e.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並發揮個人的創意與特色,尋求最適合的解決方案。:71.4%

f.用多種資源尋找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並將多種的資訊加以整合成有意義的知識。:21.4%

               

()質化資料整理  

對於跨域高齡服務的新知學習:

1. 雖然我已經上過一些高齡相關的運動課程,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我會在醫社的課程當中去參觀一個高齡運動中心,而且這個運動中心還是由一個非營利團體所經營的。因此,在這一次的課程當中,讓我更進一步的思考,跨專業合作在高齡服務領域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除此之外,在參觀運動中心的過程當中,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游泳池是可以不用挖地的!這樣的資源利用真的是全新的認識。

2. 這次參訪高雄市左營運動中心,讓我更深刻了解高齡運動的價值,並認識到跨域合作在高齡服務中的重要性。運動對高齡者的身心健康有顯著益處,且透過適當的指導和資源,能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學到如何運用社區資源並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我也意識到長輩對健身的刻板印象需要打破。未來,希望能將這些經驗運用於高齡照護領域,並推動更多跨領域合作,讓長輩獲得更完善的服務。

3. 在這次的活動中,透過老人健康與運動的連結,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健身不僅僅是年輕人的代名詞,而有系統性的運動與健身更是對長輩們有極大的益處。而在這次的參訪中,親自觀摩了幾場長輩運動的團體,才發現他們比我們一般所想像的身體更加健康、更有活力。這也讓我覺得運動這一要事在長輩生活中的存在價值。

4. 參訪高雄市左營運動中心後,我深刻體會到跨域高齡服務的重要性。該中心不僅提供多元化的運動設施,還結合健康管理與高齡服務,讓長者能透過運動改善身心健康,增強生活品質。此外,透過參觀與學習,我了解到社區化健康促進模式如何有效融入高齡服務中,這對未來的高齡健康發展具有啟發意義。資源連結的重要性也對我十分有幫助,我之後想去長青綜合中心實習,我相信資源連結也是學習目標之一。

5. 參訪運動中心了解跨域高齡服務應強調身心健康結合,透過體育項目的課程提升銀髮族生活品質,同時促進社區融入,並結合現代科技運用在長照領域。

6. 在這個YMCA左營運動中心裡,我除了看到硬體設備的部份,像是許多很特別的環狀健身器材、數位射箭體驗等等,還有館長分享了許多在經營-策略。館長也提到,資源盤點的能力非常重要,要隨時清楚週邊有哪些資源是可以動員與運用的,其次是要學會撰寫方案計畫,開發周邊資源,像是政府計畫、企業等等,讓大家一起共贏。

7. 這次的參訪活動學到其實高齡長輩比年輕人更需要做負重的訓練,以防長者隨年齡增長導致肌力流失。要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的成本考量面向也很多元,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專業健身教練),資金來源(政府、收費評估)、健身器材、場地的設置等。

8. 未來能結合更多現代科技產品,提升高齡者的生活質量。例如,開發智能運動設備和智慧穿戴裝置,實時監測健康數據並進行早期風險預警,讓長者能在家中自主運動,增強身體健康。此外,透過AI輔助運動處方及虛擬現實(VR)技術,讓長者能在不出門的情況下進行運動,甚至體驗虛擬旅遊,減少身體不便或外出限制的遺憾。希望這些技術能更精準、便捷地服務長者,並為他們提供有尊嚴、便捷且高效的長照服務。

4    活動花絮

50

51

圖一:結合在地科技資源規劃左楠高齡族群服務

圖二: 解說非營利機構規劃高齡族群運動之理念

52

53

圖三: 結合生態環境優勢打造獨特健身空間

圖四: 結合數位科技推展高齡友善運動項目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