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開始: 2020-05-21
活動日期結束: 2020-05-21

109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因應社會變遷:培育具人本前瞻、智慧跨域之人文社會科學人才計畫跨域創新精神

1-1人文社會議題學習型組織」

活動名稱

兒少家庭保護性領域實務案例分析(1):醫療服務觀點

活動日期

1090521(星期四)

活動時間

12001340

活動地點

本校濟世大樓CS406教室

活動參與對象

醫社系二年級

活動參與人數

36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深化培育以人本精神與跨域視野的智慧創新與精準醫療人才

透過跨域創新之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社會參與實踐與人工智慧視野結合,啟發學生意識到健康權的交織網絡,學習運用同理心作為溝通對話的橋樑,發展跨領域的合作能力,以開發結合人文精神和科技能力的適當媒介,促進健康權的落實與永續實踐。

(二)        課堂內容摘要紀錄:

1.          台灣兒虐現況

l   2018年兒虐通報數29915→每天164

l   責任通報:51731(醫事人員3883件、社工13616件、教育人員18991)

l   兒虐死亡人數 201112人;201727人。

2.          兒少保護網絡合作:

l   警政、檢政、教育、醫療、社政、法政最重要的功能為篩檢、辨識、通報

3.          責任通報人員:

l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村(里)長、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

4.          兒少虐待類型

l   身體虐待

(1.)     定義: 兒少照顧者本人,獲准許他人施加任意行為於兒少,或應注意而未注意,導致兒少身體傷害甚至死亡,受虐者大多是主要照顧者。

(2.)     危險因子: 父母/照顧者因素(親子關係不佳、缺乏親職知識等)、孩童因素(早產兒、身心障礙、過動兒等)、家庭因素(家庭成員有酒藥癮、精神疾病等)、社會文化因素(不打不成器、帶煞剋父母等觀念)

(3.)     病史特徵: 身體不尋常外傷(小於四歲兒童軀幹、耳朵、頸部等柔軟處;任何四個月以下嬰兒受傷)、照顧者對兒少傷害原因無法合理解釋或延遲就醫、將嚴重受傷歸咎於兒少本人、弟妹或玩伴、無目擊者可證明受傷由意外導致、低處掉落(<150cm)卻導致嚴重骨折或腦出血。

(4.)     受虐型腦傷(嬰兒搖晃症候群): 過度搖晃造成,由於硬腦膜下血腫或蜘蛛膜下腔出血而導致嗜睡、癲癇發作、意識受損、嘔吐、食慾不振。死亡率約38%,多發生在6個月-2歲嬰兒。

(5.)     醫療型兒少虐待(代理孟喬森症候群): 父母或照顧者杜撰或製造兒童的病症,讓小孩接受種種醫學檢查,甚至侵入性的治療。父母可能會餵孩子吃瀉藥、催吐藥或其他藥物,製造腹痛或腹瀉症狀,或是把排泄物放到孩子的水或注入血管,使孩子感染菌血症,或把孩子尿或嘔吐物中加血,製造出血情形。

l   精神虐待:

(1.)     對兒童漠不關心、冷落、排斥、恐嚇、高聲謾罵、過分要求或長期目睹家庭暴力,使兒童在情緒、感情、智力發展受到阻礙。

(2.)     身體表徵: 包含發育不良、矮小症、嬰幼兒成長遲滯、排泄問題。

(3.)     情緒行為表徵: 發展遲緩、反社會行為、焦慮、憂鬱及睡眠障礙等。

(4.)     照顧者行為表徵: 嘲笑、羞辱、限制社交生活、恐嚇,讓兒少目睹非法物質濫用或家庭暴力。

(5.)     嚴重疏忽: 對兒少基本生理與心理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兒少身體與認知發展的嚴重傷害。醫院常見的兒少疏忽:被照顧者獨自留在醫院、延遲就醫、營養不良。

(6.)     危險因子: 父母或照顧者因素(未成年、毒酒癮、低教育程度...)、孩童因素(難以照顧、發展遲緩,尤其以嬰兒及學步期兒童較容易忽略)、社會因素(缺乏社會支持系統,貧窮為最大危險因素)、高壓環境(特殊時期如嬰兒腸絞痛、如廁訓練時期)、環境因素(居家環境未以兒少安全進行規劃)

(7.)     臨床表徵(醫療方面): 受傷而延遲未就醫、孩子應就醫而未就醫(如預防接種)、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等非疾病所致發展遲緩、因照顧者監督不當而受傷。

(8.)     評估: 產前檢查紀錄及出生史、是否有申報戶口或健保,是否有常因外傷而就醫紀錄、孩童患有慢性病而無平時就診紀錄、是否有身心發展遲緩、兒童健康手冊(包含預防接種紀錄及生長曲線)

(9.)     影響: 疏忽可能造成兒少在心理、行為、認知和學習能力的傷害,表現出較差的社交技巧及具攻擊性的行為,也容易出現低智商、認知功能異常、語言障礙及學習表現不佳等。

l   性虐待: 兒少遭受性交行為、性騷擾、猥褻、調戲及性霸凌,或利用兒童及少年進行性活動,是兒少們還不能理解,無法表達知情同意,發育上尚未成熟到可以承受,不一定要碰觸到身體才算,例如拍猥褻照片、暴露。為第二常見的兒虐型態,家庭內占47%,熟人占92%;研究顯示通報案件不到實際案件之1/3

(1.)     可能徵兆: 怕上床睡覺、不願意換衣服、行為極端改變、對性方面有與年齡不相符的言行、害怕或抗拒與某人獨處、變得極端敏感、自殺或自傷行為等。

(2.)     兒少性虐待通報原則: 非合意狀況一律通報、一方未滿16歲一律通報、兒少滿16歲,由兒少決定是否通報、事發7天內驗傷採證。

(三)        量化資料整理

項目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1.      您對本次活動帶領者講授滿意度為何?

66.6%

33.3%

0.0%

0.0%

0.0%

 

2.      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兒少身心權益議題程度

54.5%

32.4%

3.0%

0.0%

0.0%

 

3.      本次活動讓您認識兒少家庭動力程度

48.5%

45.5%

6.1%

0.0%

0.0%

 

4.      本次活動帶給您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的了解度

63.6%

36.4%

0.0%

0.0%

0.0%

 

5.      整體而言,您對本活動的滿意度為何?

63.6%

33.3%

3.0%

0.0%

0.0%

 

6.      未來舉辦社會議題系列活動您是否會推薦其他人參與

90.9%

未填 9.1%

 

 

7.      您參與本活動,讓您在下列何種能力上有所成長?

               

a.能夠運用多元學習方法

b.能主動參加各類活動及追求新知

c.能具備建構生涯學習規劃能力

d.思索生命存在價值

e.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發揮個人創意與特色,尋求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f.能運用多種資源尋找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並將多種資訊加以整合成有意義知識

21(63.6%)

12(36.4%)

13(39.4%)

16(48.5%)

13(39.4%)

15(45.5%)

(四)        質化資料整理

從本議題學習到:

1.          一個家庭的狀況如何,常常都會反映在孩子的情緒、依附和身體健康狀態。

2.          兒少虐待、性虐待、各種兒少疏忽事件或預兆特色,幫助我在兒少領域有更高的敏銳度。

3.          提供個案整合式的醫療服務,以專業團隊進行評估,抑或是身心治療、衛生教育以及資源聯及轉介,讓兒少家庭有更完善的照顧。

4.          和平常所學不同,用醫療的視角看兒虐的問題及個案,讓自己在觀看兒虐的角度不再只有社工角度,讓視野更加完整。

5.          透過醫師的案例分享著實讓人不可置信,有許多狀況皆可能導致兒少虐待案件發生,整體網絡的健全以及早發現並預防才是重要,接住即將摔落的孩子是需要跨域的合作以及共同協力的努力。

6.          存在風險的家庭必須依靠社會工作者成為保護輸送的第一線,深入被邊緣化的家庭。

7.          兒少議題是需要一個團隊去討論的,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專業名詞是別人不懂的,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討論平台來解惑,也不用覺得自己的無知是羞愧的。

8.          很多兒虐事件可能不說沒人會發現,或是有的家長會找藉口掩蓋事實,如果做診斷的醫護能夠多加留意這些兒童的受傷情況,就可以盡早預防有更重大的兒虐事件發生。

9.          受精神虐待與性虐待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及通報,但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言語和行為看出端倪,從細小的焦慮、恐懼判斷孩子可能有遇到甚麼問題。

課後還想要問:

1.          兒少家庭的問題大多必須從家長下手,但如果家庭對待孩童的方式極為有問題但又沒有犯法,家長也不願接受其他系統的介入,可以如何幫助這個家庭呢?

2.          兒保社工的汰換率?

3.          青少年醫學是什麼?

(五)        活動花絮:

1醫療服務觀點109052101

1醫療服務觀點109052102

圖說一:兒少保護網絡合作篩檢、辨識、通報

圖說二:台灣兒虐現況與相關法規

1醫療服務觀點109052103

1醫療服務觀點109052104 

圖說三:重大兒少虐待事件原因分析

圖說四:兒少虐待類型辨識與篩檢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