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開始: 2020-08-28
活動日期結束: 2020-09-04

109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構面二-核心議題三

「聚焦特色研究與人才培育」

活動名稱

智慧科技精準照護

活動日期

109828(星期五)10994(星期五)

活動時間

08:10-17:00

活動地點

第一教學大樓N427

活動參與對象

碩博士班新生與在學生、學院與校內外系教師

活動參與人數

25人、23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近年數位化服務、雲端大數據資料、生醫科技、穿戴裝置、服務型機器人正快速地發展。未來將充分融合智慧科技於醫療照護實務與研究,尤其是高齡者與慢性病患者之長期照護領域。護理學院包含護理學系學士班、碩士班與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學院除培養各領域的健康照護與長期照護的人才外,更積極與人工智慧、科技等各專業領域之著名教授進行學術交流與研究合作。

    為能早期培育兼具智慧科技與人本中心照護思維模式之跨領域人才,更能發想以實務為基礎的研究構想,故開設此研習班。

    預期課程目標包含:

1.     學員能欣賞創科技輔具以人為中心之設計理念

2.     學員能了解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對醫療照護的影響

3.     學員能了解智慧科技運用於照護領域之發展學員能了解目前穿戴式裝置於醫療保健之應用趨勢

學員能運用現有智慧科技工具於照護實務或研究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課程透過邀請各專業領域的著名講師透過課堂演講分享研究與實務經驗或案例。內容主題包含:智慧照護科技研發與應用、穿戴裝置於健康之應用、科技輔具創新與應用、虛擬實境科技工具於健康照護之應用。於課堂演講後,透過老師引導小組學生討論,讓學生發想與文獻回顧整理,完成智慧科技照護之實務應用或研究構想書。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8/28經過授課教師的介紹後,分組同學的分別提出運用智慧照護科技研發產品與穿戴裝置於健康照護的應用。例如:利用防跌倒的監測產品,以及定位人體18個關節點的移動狀況等科技產品,鼓勵中風後復健病人於家中進行復健,並且將復健的動作直接傳輸給復健師,復健師可以即時給於回饋或建議。同時在家復健的紀錄,也可供下次返回復健門診時,給復健師作為治療計畫的參考,跟進一步教導病人下一步復健的動作或計畫內容。此外,呼應長期照護的需求,學員也有人提出運用App以及雲端平台,供目前長照許多據點的照護活動,讓據點的被照顧者接收到的活動紀錄,除了做大數據的分析外,同時可以即時傳送給家庭照顧者了解被照顧者的照護計畫、過程與成果。

9/4與會的學員,透過教師分享虛擬實境的科技工具於健康照護之應用後,深獲學員的熱烈回應。激發學員們整合上週所學,再融合這週課程的所學,發想更全面應用數位化服務、雲端大數據、穿戴裝置等智慧科技於醫療照護中。其中,教師組更發想於,在相對較短時間,有限資源的條件下,可以運用於護理教學的計畫案。例如:重症護理學的課程教學中,可以融入心電圖的虛擬實境教案,除教學外更能讓學生課後複習、練習。後續搭配目前的情境案例,讓學生能對重症照護的過程與操作學習更多元。另一組亦針對容易跌到的族群,發想設計腿部肌力訓練儀器,偵測腿部肌力訓練的復健效果,或用於評估肌力程度;並透過AI關節點偵測與熱感測儀來評估腿部無力的個案,在居家及院內的復健回復情形,增加臨床肌力評估之量化,及腿部肌無力照護之精準化。

量化指標包含:

    1.出席率達80%以上,取得研習證書人次20人。

      已達成,兩日的出席率分別為:8/28: 86%9/4: 79%。共發出研習證書人次20

    2.課程滿意度4分以上(五分量表)

      已達成,綜合課程滿意度達4.4分。

3.提出運用智慧科技之照護實務運用或研究主題之組數2組。

      已達成8/28提出主題組數3組,9/4提出主題組數2

()前測問卷                                                                                

  填答人數:16

題項

平均分數

Q1

此課程與我的學業與專長直接相關

77.5

Q2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加提升

90

Q3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能培養第二專長能力

83.75

Q4

我是因為授課師資優良,才參加本研習營

78.75

Q5

我是因為目前學業/工作上的需求,才參加本研習營

80

Q6

我是因為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才參加研習營

90

Q7

我是因為有修習微學分的需求,才參加研習營

52.5

Q8

我是因為同學老師推薦,才參加研習營

62.5

Q9

我是因為暑假及課餘有空閒,才參加研習營

66.25

Q10

我是因為預期本課程對未來求學/工作將會有所助益,才參加的

83.75

Q11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具備相關知識資訊

73.75

Q12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接受過相關實作訓練

63.75

Q13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從事並具有充分的相關實務經驗

66.25

Q14

以我目前的專業能力,我認為已經足以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57.5

Q15

在參與本研習營後,我期望能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68

() 後測問卷                                                                                      

填答人數:15

題項

平均分數

Q1

此課程與我的學業與專長直接相關

86.67

Q2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加提升

93.33

Q3

我參加此課程是希望能培養第二專長能力

94.67

Q4

我是因為授課師資優良,才參加本研習營

96

Q5

我是因為目前學業/工作上的需求,才參加本研習營

90.67

Q6

我是因為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才參加研習營

94.67

Q7

我是因為有修習微學分的需求,才參加研習營

88

Q8

我是因為同學老師推薦,才參加研習營

93.33

Q9

我是因為暑假及課餘有空閒,才參加研習營

92

Q10

我是因為預期本課程對未來求學/工作將會有所助益,才參加的

90.67

Q11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具備相關知識資訊

94.67

Q12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接受過相關實作訓練

89.33

Q13

在參加本研習營課程之前,我已從事並具有充分的相關實務經驗

92

Q14

以我目前的專業能力,我認為已經足以勝任高階研發人員

88

() 學員意見回饋:

 此研習營對您最有幫助或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

  「講師經驗豐富」、「智慧科技」、「精準照護在產業的發展及商機」

 

 對個別或整體講師及課程安排之建議:

  

 未來希望可增加的課程類型為:

  「雲端、智慧、科技」

 其他建議:

  

()活動花絮:

 B3 護理學院 1  B3 護理學院 2

李碧娥院長介紹研習內容

張萬榮副教授進行演講

 B3 護理學院 3  B3 護理學院 4

分組發想討論

分組發想討論

 B3 護理學院 5  B3 護理學院 6

歐陽昆副教授進行演說

歐陽昆副教授讓學員體驗智慧器材

 B3 護理學院 7  B3 護理學院 8

小組進行分組討論

小組進行分享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