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那瑪夏人才培育與健康永續發展計畫-主軸二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人才培育課程設計(三)」
活動名稱 |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人才培育課程設計(三) |
||||||||||||
活動日期 |
1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
||||||||||||
活動時間 |
15:00~18:00 |
||||||||||||
活動地點 |
濟世大樓CSB202C教室 |
||||||||||||
活動參與對象 |
本校師生 |
||||||||||||
活動參與人數 |
8人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活動議程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民國91 年提出臺灣的社區林業計畫,93 年轉任屏科大教職,成立 臺灣首間社區林業研究室,建立專業陪伴團隊由墾丁社頂部落出發,發展臺灣本土的生態旅遊 模式,10 年深耕,作育莘莘學子,輔導青年創業,扎根地方,並於106 年榮獲第40 屆全國十大 傑出農業專家殊榮。而陳教授所堅持的一直是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和文化傳承,且所有的努力都 需要兼顧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他更提醒我們2019 年將是地方創生元年,應該多思考如何讓年 輕人來到鄉村發展! 陳教授不斷重申要能達到生態、生活、生產,三生永續的社區發展,必須要符合里山倡議 (Satoyama Initiative)的精神,要有友善環境的觀念而依此發展;而社區要有特色需盤點出在地的 資源,而非移植或複製外地資源;不僅要保存、守護還要活化。在這之間活絡的人或生物都應 該形成共好的夥伴關係,產生新的協同體系。 陳教授達到社區創生的方式為兩大策略,一為發展當地生態或人文旅遊,二為發展林下經濟。 而過程中所有教育規劃都是因應需求而生,而也因此更鞏固人類和環境之間的共存關係。最重要保守的就是里山精神,維持多樣化的生態系服務和價值,適時引入現代科技,尋找新型態的協同經營。 要做到承載量的管控,以達到資源的循環利用,最終達到社區的回復和韌性。
如下圖,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第一和二的階段最重要也辛苦,如果有所成,第三階段自然可 因應而生。由於從事社區工作十分辛苦,陳教授還鼓勵大家要做好心境轉化。願意真正參與公共事務的比例只有5%,而再困難也不離棄的只有1%,所以不論是社區或大學端,願意跳進來的不可能多,所以要從社區領導者(如發展協會或促進協會)找到有心也有資源者,由這個合作關係開始推動,並在既有協會組織底下成立社區創生推動單位,將業績歸於社區。而大學端,雖然各種專業豐盛,但是如果一開始就邀約很多專家加入,往往花費太多力氣在與團隊溝通,因此建議要有人格特質合適的人為領導並建立架構,等遇到需要時再引入協助。在執行過程,需要認真蹲點,依各社區狀況有不同互動或設計的調整,並且投入學生和助理的進駐,訓練團隊變得甚麼都會,即使未來社區能自行運作仍適時從旁輔導。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在當地的輔導中最重要的是約定守則,讓參與者都要違反,否則大學退場,設立社區單一窗口, 以免產生競爭和衝突。而陳教授團隊在生態旅遊規劃的設計中,成功關鍵是先找到當地特色,再訓練當地居民為解說員,平時則排班居民為巡護員。不必急於有豐富介紹項目,而是有系統的有規劃的引發居民投入,產生興趣和成就感,因為”在意”所以就會重視和珍惜,也會積極巡護,做到監測和保護,更會因此而擴大對生態資源的熟悉和利用;而這之間得以互相平衡的關鍵在於環境教育。 最後,陳教授給我們的提醒如下所列,他也強調經濟固然重要,但也會帶來失望,因為並非立即可達到,不應該以此為導向。在做社區創生的工作一定要有在地願意合作的人,即使山頭多,但 會合作的只有是真正跳出來參與的。內場一定要有人是絕對必要的!
感謝陳教授將他十多年工作經驗濃縮傳承,也提醒在教育面上的經營,在這一場講座之後,我 相信每一位參與成員都更清楚可以經營的方向。我們正在思考應該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顧好穩住,在那瑪夏,我們還有很多要努力! |
一、 活動花絮:
|
|
介紹社群成員 |
講者演講-1 |
|
|
講者演講-2 |
講者演講-3 |
|
|
講者演講-4 |
講者演講-5 |